[发明专利]铸造铝锂合金扁锭的冷却装置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4356.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刁文武;王剑;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合金 冷却 装置 应用 方法 | ||
1.一种铸造铝锂合金扁锭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水套本体,冷却水套水封板及冷确水套均水板;
所述冷却水套本体的腔体内注冷却水,所述冷却水套本体包括成对的大面腔体和成对的小面腔体;
所述冷却水套本体的腔体底部由所述冷却水套水封板密封;
所述冷却水套本体的腔体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置有所述冷却水套均水板,所述冷却水套均水板用于将所述冷却水套本体内的冷却水平均隔离为两部分;
所述冷却水套本体的第一次冷却水排水口与第二次冷却水排水口均位于冷却水套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水套本体的第一次冷却水排水口包括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一排水口,所述大面腔体的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
所述冷却水套本体的第二次冷却水排水口包括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二排水口,所述大面腔体的第三排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一排水口以与结晶器夹角为九十度的角度进行排水;
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二排水口以与结晶器夹角为四十五度的角度进行排水;
其中,所述结晶器中为需要冷却的液态铸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水套为铝质,所述冷却水套水封板为铝质,所述冷确水套均水板为不锈钢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水套本体的长度为1586毫米,宽度为680毫米,高度为203毫米。
6.一种铸造铝锂合金扁锭的冷却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铸造铝锂合金扁锭的冷却装置安装在结晶器外侧,所述结晶器中为需要冷却的液态铝锂合金扁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套本体;
向所述冷却水套本体的腔体内注入冷却水;
通过位于所述冷却水套本体上的第一次冷却水排水口与第二次冷却水排水口分两次将冷却水排出,用于降低液态铸锭的温度,其中,第一次冷却水排出是喷射在所述结晶器上,第二次冷却水排出是喷射在拉出所述结晶器的表面已形成固态薄壳的铸锭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套本体成对的大面腔体和成对的小面腔体,则所述通过位于所述冷却水套本体上的第一次冷却水排水口与第二次冷却水排水口分两次将冷却水排出包括:
通过位于所述冷却水套本体上的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一排水口,所述大面腔体的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将所述冷却水排出;
以及,通过位于所述冷却水套本体上的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二排水口和所述大面腔体的第三排水口,将所述冷却水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位于所述冷却水套本体上的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一排水口将所述冷却水排出包括:
通过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一排水口以与所述结晶器夹角为九十度的角度将所述冷却水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位于所述冷却水套本体上的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二排水口将所述冷却水排出包括:
通过所述小面腔体的第二排水口以与所述结晶器夹角为四十五度的角度将所述冷却水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套为铝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43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