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基因的丙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3171.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蓝雨;王大燕;舒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C12N15/11;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基因 流感病毒 实时 荧光 定量 rt pcr 检测 试剂 | ||
1.基于多基因的丙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引物和探针,包括丙型流感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型流感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包括丙型流感病毒HE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丙型流感病毒NP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丙型流感病毒MP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及丙型流感病毒NS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所述丙型流感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针对流感病毒HE基因相对保守区域、丙型流感病毒NP基因相对保守区、针对丙型流感病毒MP基因相对保守区和/或针对丙型流感病毒NS基因相对保守区;
所述丙型流感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是长度为18~27bp的寡核苷酸片段;
其中,针对HE基因和MP基因的探针与目的基因负链的碱基序列一致,针对NP基因和NS基因的探针与目的基因正链的碱基序列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基因的丙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引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型流感病毒HE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为:
正向引物(SEQ ID NO.1):5'-YGGAGGAAATTTRTATGC-3',
反向引物(SEQ ID NO.2):5'-GCCRATCCATGTACTTTG-3',
探针(SEQ ID NO.3):5'-FAM-TTCAAGACRGARGCTCCAGC-BHQ1-3';
所述丙型流感病毒NP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为:
正向引物(SEQ ID NO.4):5'-RAGGGAAAAGAAAGCAAG-3',
反向引物(SEQ ID NO.5):5'-CTGCRTGGTAGGTTATATTG-3',
探针(SEQ ID NO.6):5'-FAM-AGCRGACAGYAACTTCAACGC-BHQ1-3';
丙型流感病毒MP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为:
正向引物(SEQ ID NO.7):5'-GACCACAATTATGCCTGAA-3',
反向引物(SEQ ID NO.8):5'-TGGTGAGTTGTCGGTTTC-3',
探针(SEQ ID NO.9):5'-FAM-TCTCCCAGGTCAAGTCTCTCCC-BHQ1-3';
丙型流感病毒NS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为:
正向引物(SEQ ID NO.10):5'-CGTAGAAATGAAGGGRAAG-3',
反向引物(SEQ ID NO.11):5'-CTCCACGATGATGATACA-3',
探针(SEQ ID NO.12):5'-FAM-CTCCAAGCAACATAGCACCAATT-BHQ1-3'。
3.基于多基因的丙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溶液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型流感病毒HE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丙型流感病毒NP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丙型流感病毒MP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及丙型流感病毒NS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4.基于多基因的丙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核酸提取试剂从待测样本中提取流感病毒RNA,得到流感病毒RNA溶液;
(2)反应体系:总体积25ul,取5ul步骤(1)制得的病毒RNA溶液,12.5ul2×RT-PCR Buffer,1ul25×RT-PCR Enzyme Mix,加入针对丙型流感病毒HE基因和/或丙型流感病毒NP基因和/或丙型流感病毒MP基因和/或丙型流感病毒NS基因的检测上游引物分别为0.5uL及下游引物分别为0.5uL,浓度均分别为40uM和探针0.5uL,浓度均分别为20uM,RNase Free H2O加至25ul;
(3)步骤(2)反应体系按下述条件进行rRT-PCR检测:
45℃/10min,1个循环,95℃/10min,1个循环,95°/15s,60°/45s,40个循环;每次循环的退火时收集荧光,检测结果,根据扩增曲线和Ct判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31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