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磷化铟荧光探针的镉离子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1174.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解仁国;李冬泽;杨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磷化 荧光 探针 离子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纳米磷化铟荧光探针的镉离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磷化铟荧光探针有机溶液加入到待测样品中,当待测样品与InP荧光探针有机溶液不相溶时,要使加入的InP荧光探针有机溶液中InP荧光探针的浓度>1.39×10-5mol/L;当待测样品与InP荧光探针有机溶液互溶时,要使互溶后的混合溶液中InP荧光探针的浓度>1.39×10-5mol/L;如果待测样品或InP荧光探针有机溶液呈绿色荧光,则说明待测样品含镉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磷化铟荧光探针的镉离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nP荧光探针有机溶液,是制备好的InP荧光探针原溶液或InP荧光探针原溶液用非极性有机溶剂稀释后得到的溶液。
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磷化铟荧光探针的镉离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溶剂是甲苯、氯仿、正己烷或环己烷。
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磷化铟荧光探针的镉离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nP荧光探针原溶液,是按以下方法制备的:首先将醋酸铟与十四酸加入到十八烯中,升温至100℃,其中醋酸铟与十四酸的摩尔比为1:3,十八烯的用量为每mol醋酸铟使用50L;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88℃,注入浓度为0.2mol/L3-(三甲基硅基)磷的十八稀溶液与辛胺,使注入的辛胺与醋酸铟的摩尔比为12:1,注入的磷与醋酸铟的摩尔比为1:1;保持温度178℃反应15分钟,得到浓度为8.5×10-4mol/L的InP量子点荧光探针原溶液。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磷化铟荧光探针的镉离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测样品或InP荧光探针有机溶液呈绿色荧光,是用肉眼观测,或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1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支架
- 下一篇: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救生舱及用于构造所述救生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