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护眼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0859.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鲍雷华;江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72 | 分类号: | H04N21/472;H04N21/46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护眼 处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监视器、电视机等电子设备的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护眼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收看电视、电脑上网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收看电视、电脑上网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但是长时间看电视还是有一定的危害,有的人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老年人、小孩,无事可做,又不爱活动,更爱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结果弄得头晕脑胀,疲乏无力,医学界称为“电视病”。电视过久对眼睛也很不利,有人曾做过实验,一个连续看4至5小时电视,视力会暂时减退30%,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如果连续长时间看电视,视力得不到恢复,便形成长期性的视力减退。尤其是看彩电,会因大量消耗视网膜上的圆柱细胞中视紫红质,视力衰退更快。因此,如何科学的控制观看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护眼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解决用户长时间观看显示设备,从而对眼睛产生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还可以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发明的智能护眼的处理方法,适用于电脑、电视机等显示设备的系统设计,通过自动对电子产品控制,并采用定时和相应提醒,以避免用户因长时间观看电子设备,而造成的眼睛过度疲劳、视力严重下降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
本发明的智能护眼的处理系统,通过在家电或其它视频显示系统的方案设计上,用系统主芯片实时控制定时器、显示模块、声音模块,来实现智能监控用户收看电视的时间。且对整机方案的改动较小,解决方案简单易行,实施可靠,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方便用户使用,并对用户护眼有较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护眼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护眼的智能护眼的处理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种智能护眼的处理方法,通过预先设定收看电子设备的收看时间以及设定预先提示时间;
用户在收看电子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对收看的时间进行计时;
用户收看的时间达到所设定的预先提示时间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系统给用户发出做好停止收看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
用户在收看电子设备的时间达到所预先设定的收看时间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系统自行关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护眼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1)用户设定收看电视时间及提前提示的时间;2)MCU根据用户设定的收看电视的时间产生定时器;3)MCU检测用户看电视的时间;4)判读是否已到提前提示的时间;5)在已到提前提示的时间的情况下,系统通过显示模块或声音模块给出相应提示;6)判读是否已到设定的收看电视的时间;7)在已到设定的收看电视的时间的情况下,关闭屏幕显示或关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护眼的智能护眼的处理系统的示意框图。参考图2所示一种智能护眼的处理系统的实施例,包括:
定时器,用于自动管理用户收看电子设备的时间;
系统主芯片,用于监测定时器的计时,并对用户收看电子设备的时间进行控制;所述系统主芯片还控制电子设备的关闭或者屏保;
声音模块或显示模块,用于接收系统主芯片发出的控制信号,以对用户进行停止收看电子设备的提示进行处理。
屏幕,所述屏幕用于显示预先提示的信息。
喇叭,所述喇叭用于播放预先提示的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电视、电脑主机和电脑显示器,且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0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顶盒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端触屏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