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豆腐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8746.3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华;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豆腐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工艺制作豆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也是大豆制品的发源地。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年产量在一千万以上,其中三分之一作为人民的主食与副食品。迄今为止,中国式的豆制品已有2000多年的生产史。随着大豆制品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食用大豆制品的热潮已风靡世界。有位经济学家预言,未来十年最具有潜力的商品不是汽车,也不是电子产品,而是大豆制品。
我国豆腐生产虽然历史悠久,但生产技术的发展极其缓慢。目前豆腐大都是小型手工作坊生产的,而且生产设备简陋,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卫生状况极差。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在生产制作豆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不经任何处理就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然而豆渣和废水中还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将其排放掉则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能更新豆腐的制作工艺,充分利用大豆的各项成分,使得制作过程中无废渣废水的排放,则是对环保的一项重大革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以一种环保豆腐的制作方法。
环保豆腐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步,大豆脱皮
脱皮过程中大豆的水分为9%~10%,大豆脱皮率应控制在95%以上;
第二步,大豆浸泡
浸泡时间为8h~14h,浸泡好的大豆约吸水量为大豆的1.0倍~1.2倍,浸泡大豆用水量为大豆质量的2.5倍;
第三步,大豆磨浆
先用砂轮磨磨浆,再将磨好的豆浆先用胶体磨处理,然后用均质机处理,最后采用纳米均质机处理;
第四步,凝固成型
采用复合凝固剂80℃下点卤,复合凝固剂为GDL、石膏、盐卤的混合物,复合凝固剂的用量为大豆质量的0.4%。
进一步,所述复合凝固剂中,GDL、石膏、盐卤的质量配比为1:0.2:0.2。
进一步,在大豆磨浆中,豆浆颗粒直径为30μm,豆浆质量分数为11%。
进一步,在凝固成形步骤中,豆浆中加入面粉和食盐;面粉在煮浆前加入,其加入量为干豆质量的0.2%~0.5%;食盐在煮浆后加入,加人量为干豆质量的0.5%~1.0%。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无废渣、无废水的环保型豆腐其纤维素、异黄酮、低聚糖等功能因子含量明显增加,不仅提高了豆腐的保健性,同时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与传统的豆腐的生产方法相比,大大地提高了原料利用率,且口味、颜色、质地与传统豆腐无差异。该项技术也可以广泛用于豆浆、豆腐脑、盒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的生产。利用此法加工的环保型豆腐不产生豆渣,不需要过滤设备,也省去豆渣清理工序。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豆腐得率增加了15%~25%,成本大为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大豆→清选→脱皮→浸泡→磨浆→胶体磨处理→普通均质→纳米均质→煮浆→加凝固剂成型→检验→成品。
详细如下:
1、大豆清选豆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品质,一般无霉变或未经热变性处理的大豆,均可用于制作豆腐(但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1个月~2个月再用)。采用筛选或风选,清除原料中的石块、土块及 其他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蛀的大豆。
2、大豆脱皮,脱皮是环堡型豆腐制作过程中关键的工序之一,通过脱皮可以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细菌,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所需要的加热时间,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豆腐的粗糙口感,增强其凝固性。脱皮工序要求脱皮率要高,脱皮损失要小,蛋白质变性率要低。大豆脱皮效果与其含水量有关,水分最好控制在9%~10%,含水量过高过低脱皮效果均不理想。如果大豆含水量过高,可采用旋风干燥器脱水。大豆脱皮率应控制在95%以上。
3、大豆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豆粒吸水膨胀,以利于大豆的粉碎以及养分的溶出。大豆的浸泡因季节、室温以及大豆本身的含水量而异。如室温在10℃左右时,浸泡时间为12h~14h;室温在15℃左右时,浸泡时间为10h~12h;室温在25℃左右时,浸泡时间为8h~10h。浸泡好的大豆约吸水1.0倍~1.2倍,即大豆质量增至原来质量的2.0倍~2.2倍,体积约增加1.0倍~1.5倍。浸泡大豆用水应准确计量,一般用水量为大豆质量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8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数据上传到社交平台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导电复合结构或层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