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7053.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戴德光;查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洲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便携式 折叠 自行车 | ||
1.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横梁(201),该横梁前端设置有立管(101),该立管上分别设有折叠式把手组件及前轮组件,所述横梁上套设有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与横梁相匹配的套管(205),该套管上设有鞍座支管组件及中轴外套,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还包括两片后轮平叉总成片(203),所述后轮平叉总成片包括连接环部分(233)及平叉部分(231),所述连接环部分及平叉部分集成在一片状体上,通过自行车中轴将两片所述后轮平叉总成片的连接环部分连接在中轴外套上,通过后轮轴将两片所述后轮平叉总成片的平叉部分与后轮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还包括有拉簧避震系统,所述拉簧避震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205)上的拉簧下支座(208)、设置在所述后轮平叉总成片上的拉簧座(232),所述连接环部分(233)包括连接环,通过该连接环所述后轮平叉总成片绕中轴摆动,所述拉簧下支座(208)与拉簧座(232)之间设有拉簧组件,该拉簧组件包括有拉簧(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还包括有旋转折叠车把总成,该总成包括铰接在所述立管(101)铰接有支架套管(102),所述支架套管(102)两侧分别铰接有左车把(107)和右车把(107′),该支架套管(102)内还套设有拉杆(105),所述拉杆(105)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撑杆(108)和右撑杆(108′),所述左撑杆(108)还与左车把(107)铰接,所述右撑杆(108′)还与右车把(107′)铰接,所述立管(101)与支架套管(102)通过固定装置控制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立管(101)上的基座齿轮(111)、设置在支架套管(102)内并且与基座齿轮(111)相匹配的压块(104)、套设在支架套管(102)内并且可上下移动的第五螺杆(103)、以及在第五螺杆(103)外支架套管(102)内套设有传动螺杆动作的长套手柄(106),所述第五螺杆(103)向下移动时顶住所述压块(104),所述拉杆(105)套设在支架套管(102)与长套手柄(106)之间,所述支架套管(102)的上端开设有槽并且在该处外套设有锁紧螺母(10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04)设有圆柱形腔(141),该圆柱形腔(141)与所述第五螺杆(103)的下端相配合,所述螺杆的下端与该圆柱形腔之间设有圆珠(134),通过圆珠所述第五螺杆(103)将传动所述压块(104)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还包括脚蹬轴连接孔旋转式曲柄总成,所述脚蹬轴连接孔旋转式曲柄总成包括曲柄(400)、旋转体(408)及定位离合装置,所述曲柄(400)内设有盲孔腔(401)、第一形腔(402)及第二形腔(403),所述盲孔腔(401)内设有套管(402),所述套管(402)在曲柄(400)内的轴向位置保持不变,该套管(402)内套有第一螺杆(401),所述第一螺杆(401)上端头部大于套管(402)的内径,该第一螺杆(401)下端与旋转体(408)连接,该旋转体(408)上设有脚蹬轴连接孔(481),所述定位离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体(408)上的第一离合头(472)及设置在拉手板(407)上的第二离合头(471),所述第一离合头(472)与第二离合头(472)相配合,所述拉手板(407)设有通孔(473),所述旋转体(408)穿该通孔(473),所述第一形腔(402)内套设有第二螺杆(405)及第二弹簧(406),所述第二形腔(403)内套设有第三螺杆(405′)及第三弹簧(406′),所述第二螺杆(405)的上端头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形腔(402)的下部内径,所述第二弹簧(406)设置在第二螺杆(405)的头部下,所述第三螺杆(405′)的上端头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形腔(403)的下部内径,所述第三弹簧(406′)设置在第三螺杆(405′)的头部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02)与旋转体(408)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还包括有拉簧避震系统,所述拉簧避震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205)上的拉簧下支座(208)、设置在所述后轮平叉总成片上的拉簧座(232),所述连接环部分(233)包括连接环,通过该连接环所述后轮平叉总成片绕中轴摆动,所述拉簧下支座(208)与拉簧座(232)之间设有拉簧组件,该拉簧组件包括有拉簧(204);
该自行车还包括有旋转折叠车把总成,该总成包括铰接在所述立管(101)铰接有支架套管(102),所述支架套管(102)上两侧分别铰接有左车把(107)和右车把(107′),该支架套管(102)内还套设有拉杆(105),所述拉杆(105)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撑杆(108)和右撑杆(108′),所述左撑杆(108)还与左车把(107)铰接,所述右撑杆(108′)还与右车把(107′)铰接,所述立管(101)与支架套管(102)通过固定装置控制定位;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立管(101)上的基座齿轮(111)、设置在支架套管(102)内并且与基座齿轮(111)相匹配的压块(104)、套设在支架套管(102)内并且可上下移动的第五螺杆(103)、以及第五螺杆(103)外支架套管(102)内套设有传动螺杆动作的长套手柄(106),所述第五螺杆(103)向下移动时顶住所述压块(104),所述拉杆(105)套设在支架套管(102)与长套手柄(106)之间,所述支架套管(102)的上端开设有槽并且在该处外套设有锁紧螺母(109);所述压块(104)设有圆柱形腔(141),该圆柱形腔(141)与所述第五螺杆(103)的下端相配合,所述螺杆的下端与该圆柱形腔之间设有圆珠(134),通过圆珠所述第五螺杆(103)将传动所述压块(104)上下移动;所述拉杆与左车把(107′)及右车把(107′)之间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定位卡扣(110);
该自行车还包括脚蹬轴连接孔旋转式曲柄总成,所述脚蹬轴连接孔旋转式曲柄总成包括曲柄(400)、旋转体(408)及定位离合装置,所述曲柄(400)内设有盲孔腔(401)、第一形腔(402)及第二形腔(403),所述盲孔腔(401)内设有套管(402),所述套管(402)在曲柄(400)内的轴向位置保持不变,该套管(402)内套有第一螺杆(401),所述第一螺杆(401)上端头部大于套管(402)的内径,该第一螺杆(401)下端与旋转体(408)连接,该旋转体(408)上设有脚蹬轴连接孔(481),所述定位离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体(408)上的第一离合头(472)及设置在拉手板(407)上的第二离合头(471),所述第一离合头(472)与第二离合头(472)相配合,所述拉手板(407)设有通孔(473),所述旋转体(408)穿该通孔(473),所述第一形腔(402)内套设有第二螺杆(405)及第二弹簧(406),所述第二形腔(403)内套设有第三螺杆(405′)及第三弹簧(406′),所述第二螺杆(405)的上端头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形腔(402)的下部内径,所述第二弹簧(406)设置在第二螺杆(405)的头部下,所述第三螺杆(405′)的上端头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形腔(403)的下部内径,所述第三弹簧(406′)设置在第三螺杆(405′)的头部下;所述套管(402)与旋转体(408)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洲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洲车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70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