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6231.X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仁茂;段金廒;钱大玮;郭建明;徐柏颐;尚尔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2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蜀葵 花药 及其 提取物 制剂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涉及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黄蜀葵花为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蜀葵的干燥花,味甘、辛,性凉,具有利尿通淋、活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
“一测多评”是一种适合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评价的新模式,它利用有效化学成分间内在的函数和比例关系,只测定1个成分(对照品可得到者)来实现对多个成分(对照品没有或难以得到者)的同步监控,克服对照品短缺这一问题,即只测定某个代表性成分(易得、廉价、有效),同时可计算出其他待测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前2010版《中国药典》仅以指标性成分金丝桃苷的含量来控制黄蜀葵花药材质量,但异槲皮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等黄酮类成分亦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且含量较高,因此仅通过单一指标性成分控制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有失偏颇,而目前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等对照品难以获得、分析成本过高等原因,限制了外标法进行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因此为了控制好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临床安全性,维护患者的利益,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研究设计出能准确检测多种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通过一测多评技术,以金丝桃苷为内标物,建立其与芦丁、异槲皮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多种黄酮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可解决因对照品缺乏而无法客观合理地控制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的问题,对控制质量和保证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蜀葵花药材、黄蜀葵花药材提取物或黄蜀葵花制剂,加入浓度为50%~100%的甲醇,超声或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取续滤液过0.45μm滤膜,得样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定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和槲皮素7种对照品适量,置于量瓶中,用浓度为50%~100%甲醇溶解稀释,制得各单一对照品储备液;然后分别量取不同体积单一对照品溶液,混合稀释制成系列浓度混合对照品溶液,于4℃保存,备用;
(3)校正因子fkm的计算
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10,5,2,1,0.5μL,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图并进行峰面积积分,选取金丝桃苷为内标化合物,分别计算金丝桃苷对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的校正因子fkm;
(4)样品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取步骤(1)制备得到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获得色谱图,按公式计算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的质量;
以上所述的公式为:Wm=(Wk×Am)/(fkm×Ak),式中Ak为金丝桃苷内标物峰面积,Wk为金丝桃苷内标物质量;Am为被测组分m的峰面积,Wm为被测组分m的质量,fkm为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的校正因子。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黄蜀葵花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步骤(3)和步骤(4)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条件为:
色谱柱:反相C18色谱柱;
流动相:浓度0.05%~0.5%甲酸水--乙腈、浓度0.05%~0.5%磷酸水--乙腈或浓度0.05%~2%冰醋酸水--乙腈;
流速:0.4~1.0mL/min;
检测波长:365nm±10nm;
洗脱程序:梯度洗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6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