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总量速度有效值数值计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63306.9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鸿;赵述元;张群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P7/00 | 分类号: | G01P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整机 振动 总量 速度 有效值 数值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监视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总量速度有效值数值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安装在飞机或台架上的航空发动机,是一个无限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所谓发动机的整机振动,就是这一系统在各种激振力作用下的响应。整机振动是影响发动机寿命和飞行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进行监控,可以为航空发动机正常和安全使用提供有力保障。
在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监视中,对振动总量进行监视是比较通用的方法之一。振动总量一般指在一定带通范围内测量的振动信号。航空发动机总量监视中通常以速度有效值作为监视参数,这主要是因为振动速度能反映系统振动量的大小,而且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比位移量和加速度量的变化小。此外振动有效值它涉及了振动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且直接与振动能量有关。
目前,由于压电式加速度测量系统具有频率范围宽、动态范围大、性能稳定、输出线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宽抗外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航空发动机振动测试,尤其是飞行试验中被普遍采用,因此利用振动试验中压电式加速度系统获得的加速度信号,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速度总量有效值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总量速度有效值数值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获得振动总量速度有效值。
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总量速度有效值数值计算方法,包括:
采集发动机整机加速度数据a(n),对所述发动机整机加速度数据a(n)进行带通滤波,获得序列aw(n);
对序列aw(n)实施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其复频谱
对实施谐波分解,得到分解谐波后的各次谐波的幅值Aw,HD(k);
根据分解谐波后的各次谐波的幅值Aw,HD(k)计算速度有效值Vrms。
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所述方法是针对数字系统的,而且算法是通用的,具有数字系统精度高、成本低、参数调整灵活、系统升级容易等优势。此外,本发明方法对加速度量的采样率不敏感,即使加速度量的采样率比较小时,最终得到的速度量的误差也能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振动总量速度有效值计算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频域积分方法实现加速度量/速度量转换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速度总量离线计算软件总量算法实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DSP的发动机振动分量实时监视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总量速度有效值数值计算方法,包括:
采集发动机整机加速度数据a(n),对所述发动机整机加速度数据a(n)进行带通滤波,获得序列aw(n);
对序列aw(n)实施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其复频谱
对实施谐波分解,得到分解谐波后的各次谐波的幅值Aw,HD(k);
根据分解谐波后的各次谐波的幅值Aw,HD(k)计算速度有效值Vrms。
进一步的,根据分解谐波后的各次谐波的幅值Aw,HD(k)计算速度有效值Vrms的步骤具体为:
其中N为进行FFT处理的数据a(n)的数据块大小;Fs为发动机整机加速度数据a(n)的采样率;kL为下限截至频率索引,kL取N与带通滤波器下限截至频率fL之积与Fs的比值的整数部分;kH为上限截至频率索引;kH取N与带通滤波器上限截至频率fH之积与Fs的比值的整数部分。
另外,对实施谐波分解,得到分解谐波后的各次谐波的幅值Aw,HD(k)的步骤具体为:
Aw,HD(k)等于的模除以N/2。
具体的,本发明专利所述计算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图1及本节下文有关参数含义如下:
a(n):由压电式加速度测量系统获得的加速度数据;
aw(n):对a(n)按要求进行了带通滤波后的数据;
aw(n)的复频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负压超压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