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272.3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富民;董伟;付名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B22F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形貌 可控 核壳型 均一 粒子 方法 | ||
1.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惰性气体产生的差压条件下,将混合金属原料加热至熔化,保温20~180min形成组分均一的熔体(24),压电陶瓷(1)在所施加的脉冲信号作用下向下运动,由传动杆(6)将能量传递给坩埚(9)中的熔体(24),微量熔体从喷头(10)的小孔中喷射出来,形成一个长条状液滴(11),长条状液滴(11)在下落过程中,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不断收缩成球状液滴(12),长条状液滴收缩的同时发生相分离,后冷却形成未完全凝固的相分离凝结粒子(14),相分离凝结粒子(14)在石英管内无容器凝固,最终形成核壳球形均一粒子(20),打开回收室(18)进行收取;其制备方法包括装料抽真空处理、熔料处理、粒子制备、粒子收集四个过程,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一:装料抽真空处理
将每一种金属原料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称量配比、混合后放入安装有喷头(10)的坩埚(9)中,将环形加热器(8)紧套在坩埚(9)外围,在坩埚(9)上插入一根热电偶,关闭顶盖(5),拧紧螺栓(3)及紧固栓(26),启动真空泵组,先用机械泵(22)将腔室(7)、坩埚(9)、石英降落管(15)、回收室(18)及真空圆筒(25)中的真空度抽至3~7Pa,再用扩散泵(23)将腔室、坩埚、石英降落管、回收室及真空圆筒中的真空度抽至3~8×10-3Pa,打开通气管路(21)及背压通气管路(27),向腔室、坩埚、石英降落管、回收室及真空圆筒中通入0.1MPa惰性气体,关闭通气管路(21)、背压通气管路(27),利用机械泵(22)、扩散泵(23)重新将腔室(7)、坩埚(9)、石英降落管(15)、回收室(18)及真空圆筒(25)内真空度抽至3~8×10-3Pa,再次打开通气管路(21)及背压通气管路(27),分别向腔室、坩埚、石英降落管、回收室及真空圆筒中通入0.1MPa惰性气体;
第二步:熔料处理
根据混合金属原料熔点,设置环形加热器(8)加热温度高于其熔点15~50℃,利用环形加热器(8)将坩埚(9)中混合金属原料加热至熔化,保温20~180min使混合金属充分混合至均一状态,通过背压通气管路(27)向坩埚(9)内通入惰性气体,使坩埚(9)和腔室(7)之间产生1~100kPa压强差;
步骤三:粒子制备
设置脉冲信号,并将脉冲驱动信号施加给压电陶瓷(1),压电陶瓷(1)在脉冲激励下向下运动,带动传动杆(6)向下移动5~15μm,传动杆(6)的下端面伸入熔体(24)内,传动杆(6)的运动将能量传递给坩埚(9)中的熔体(24),微量熔体从坩埚(9)内安装的喷头(10)的小孔中射出,形成一个长条状液滴(11),长条状液滴(11)自由落体下落,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逐渐收缩成球状液滴(12),液滴收缩的同时发生相分离,后冷却形成未完全凝固的相分离凝结粒子(14),相分离凝结粒子(14)在石英降落管(15)中进一步无容器凝固,最后降落到回收室(18)的回收仓(19)中,传动杆(6)旋即恢复成初始状态,进行下一个液滴的喷射,连续发射脉冲喷射液体制备核壳球形均一粒子(20);
步骤四:粒子收集
粒子制备结束后,依次关闭脉冲信号、环形加热器,待坩埚内温度降至室温时,打开通气阀,使腔室内压强与大气压相同,打开回收室侧门(17),取出回收仓(19),得到核壳球形均一粒子(20),再用机械泵(22)将腔室(7)、坩埚(9)、石英降落管(15)、回收室(18)及真空圆筒(25)抽低真空至3~7Pa,使装置处于真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混合金属原料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偏晶合金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惰性气体为高纯Ar或高纯He或高纯Ar与高纯He的混合气体,纯度为99.9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脉冲信号为方波、梯形波、正弦波、三角波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同波形的叠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形貌可控核壳型均一粒子的方法,所采用的设备,包括上部液滴喷射组件和下部粒子收集组件,上部液滴喷射组件由顶盖(5)和腔室(7)构成装置外壳,通过腔室基板(13)固定在支架(16)上,通气管路(21)、机械泵(22)及扩散泵(23)安装于腔室(7)外围,三者通过管路与腔室(7)相通,其特征是:
腔室(7)内置喷射腔室,喷射腔室包括传动杆(6)、环形加热器(8)、坩埚(9)、喷头(10)及真空圆筒(25),其中真空圆筒(25)的上端与顶盖(5)固定,下端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与坩埚(9)的内置螺纹旋转连接,坩埚(9)内开有中心孔,喷头(10)安装于坩埚(9)的中心孔中,环形加热器(8)环绕安装于坩埚(9)的外壁,顶盖(5)中心部位开有孔,传动杆(6)下端穿过孔安置于坩埚(9)正上方,传动杆上端通过旋转阀(2)与压电陶瓷(1)紧固连接,背压通气管路(27)穿过顶盖(5)与真空圆筒(25)相通;下部粒子收集组件包括石英降落管(15)、回收室侧门(17)、回收室(18)及回收仓(19),腔室基板(13)及支架(16)中心部位开有孔,石英降落管(15)上端通过孔悬挂、固定,石英降落管下端穿过回收室(18)正中心的孔,石英降落管的上管口正对坩埚喷头(10),下管口正对回收仓(19),回收仓装有制备的核壳球形均一粒子(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2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