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电驱动液-液-液萃取极性阴离子选择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152.3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倩;关亚风;吴大朋;段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G01N1/40;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驱动 萃取 极性 阴离子 选择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驱动液相萃取极性阴离子中调节选择性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系列弱碱性的小分子胺类化合物,通过在电驱动液相萃取的有机相中加入不同的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实现对某一极性范围化合物的选择性萃取,能够极大的提高电驱动液相萃取的选择性和特定范围物质的萃取效率。
背景技术
电膜萃取是2006年由Pedersen-Bjergaard(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109(2006)183190)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萃取方法,用于富集复杂样品中的微量有机离子或无机离子(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152(2007)220225,Journal of Chroma tography A,1216(2009)7687)。这个体系是在提供相与接受相之间用多孔有机膜隔开,多孔有机膜上担载有机溶剂,形成有机相。这样形成提供相(101)、有机相(多孔膜+有机溶剂)(102)和接受相(103)的三相体系。在接受相和提供相中插入电极,施加直流电场使可电离的有机物或无机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从提供相中迁移并穿过有机相,到达接受相,从而达到快速萃取的目的。而中间的有机相往往起到选择性透过特定离子而排阻干扰离子的作用。同时,在工业上也有类似的体系用于萃取金属离子或无机阴离子。
电膜萃取的优点是在电场作用下萃取速率快,同时有机膜以及电压都可进行调节,使体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适于复杂基质中微量可电离化合物的快速富集。为了萃取极性更强的有机离子,通常需要加入一些离子对添加剂以加速其在膜上的迁移,目前对于碱性的化合物(即有机阳离子)通常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作为离子对添加剂(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124(2006)2934),而对于酸性化合物(即极性阴离子)则没有合适的离子对添加剂,常用的离子对试剂季胺碱则由于电离能力太强而会造成体系电流过大,不利于稳定萃取(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216(2009)7687)。目前,如何提高酸性化合物(即极性阴离子)的电驱动萃取效率仍是该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电驱动液相萃取极性阴离子选择性的方法,通过在电驱动液相萃取的有机溶剂中加入弱碱性的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实现对特定极性范围内的化合物的选择性萃取。方法简单可靠,有效地解决了酸性化合物萃取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调节电驱动液-液-液萃取极性阴离子选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驱动液101-液102-液103相萃取的有机相102中加入弱碱性的小分子烷基胺类化合物,包括伯胺,仲胺和叔胺,其烷基总碳数在6-12之间。根据阴离子的极性大小选取不同的烷基胺类化合物,实现选择性萃取。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极性阴离子的极性大小(以分析物在正辛醇和水之间的分配比P来衡量),选择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为:
1)从待萃样品中萃取logP为0.1-2.5的阴离子,如果同时存在logp大于3的阴离子,则加入碳数为6-12的叔胺至有机溶剂中实现选择性萃取logP为0.1-2.5的阴离子;
2)从待萃样品101中萃取logP为0.1-1的阴离子,如果同时存在log p大于2的阴离子,则加入碳数为8-12的仲胺或6-8碳数的伯胺至有机溶剂中实现选择性萃取logP为0.1-1的阴离子;
3)从待萃样品101中萃取logP为-1-1的阴离子,如果同时存在logP大于1.5的阴离子,则加入碳数为6-8的伯胺至有机溶剂中实现选择性萃取logP为-1-1的阴离子;
4)从待萃样品101中萃取logP小于0.5的阴离子,如果同时存在logP大于0.5的阴离子,则加入碳数大于8的伯胺至有机溶剂中实现选择性萃取logP小于0.5的阴离子。
所述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加入电驱动液相萃取的有机相中,其体积分数为0.1%-30%。
所述极性阴离子包括有机酸根离子和无机阴离子,如赤霉酸,脱落酸,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等。所述待萃样品中含有能电离出上述极性阴离子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