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电驱动液-液-液萃取极性阴离子选择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152.3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倩;关亚风;吴大朋;段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G01N1/40;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驱动 萃取 极性 阴离子 选择性 方法 | ||
1.一种调节电驱动液-液-液萃取极性阴离子选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驱动液-液-液(提供相(101)-有机相(102)-接受相(103))萃取的有机相(102)中加入弱碱性的小分子烷基胺类化合物(201),烷基胺类化合物为烷基的伯胺,仲胺和叔胺,烷基胺类化合物中烷基总碳数在6-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阴离子的极性大小选取不同的胺类化合物,实现选择性萃取;以分析物在正辛醇和水之间的分配比P来衡量,根据极性阴离子的极性大小,选择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为:
1)从待萃样品也就是提供相(101)中萃取logP为0.1-2.5的阴离子,如果其中同时存在logp大于3的阴离子,则加入碳数为6-12的叔胺至有机相(102)中实现选择性萃取logP为0.1-2.5的阴离子;
2)从待萃样品也就是提供相(101)中萃取logP为0.1-1的阴离子,如果其中同时存在log p大于2的阴离子,则加入碳数为8-12的仲胺或6-8碳数的伯胺至有机相(102)中实现选择性萃取logP为0.1-1的阴离子;
3)从待萃样品也就是提供相(101)中萃取logP为-1-1的阴离子,如果其中同时存在logP大于1.5的阴离子,则加入碳数为6-8的伯胺至有机相(102)中实现选择性萃取logP为-1-1的阴离子;
4)从待萃样品也就是提供相(101)中萃取logP小于0.5的阴离子,如果其中同时存在logP大于0.5的阴离子,则加入碳数大于8的伯胺至有机相(102)中实现选择性萃取logP小于0.5的阴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加入电驱动液相萃取的有机相中,其于有机相中体积分数为0.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阴离子包括有机酸根离子或无机阴离子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所述待萃样品中含有能电离出上述极性阴离子的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性阴离子为赤霉酸,脱落酸,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驱动液相萃取是一种三相萃取系统,三相包括提供相(101),也就是待萃样品,其为pH7-14的水溶液;有机相(102),其为与水不互溶的、且可溶解烷基胺类化合物的有机溶剂;以及接受相(103),其为pH大于7的碱性缓冲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电驱动指萃取的提供相(101)和接受相(103)之间施加10-200V直流电场以加速化合物在相间的迁移速率;
所述三相萃取体系是:在多孔中空纤维膜壁孔吸留有机相,内腔注入接受相并一同浸入提供相中;
或者采用将聚合物溶液与有机相混合并挥干成膜的方式作为中间有机相来隔离接受相和提供相进行萃取的方式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长链醇类(正辛醇,正庚醇),长链烷类(正辛烷,正己烷),或长链酯类(2-硝基苯辛酯,己酸乙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1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