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2704.9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岩;周丹;袁斌;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19/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度 多孔 niti 形状 记忆 合金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把Ni粉和Ti粉按照Ni原子和Ti原子比为(50~51):(50~49)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A;把Ni粉和Ti粉按照Ni原子和Ti原子比为(50~51):(50~49)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造孔剂,然后将Ni粉、Ti粉和造孔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B;
(2)使用模具将混合粉末A压制成空心圆筒状的外坯,再向外坯的内孔中填充混合粉末B,填满后再压制成型,得到同心分层结构的粉末生坯;
(3)将粉末生坯放置于管式炉中,在真空状态进行加热烧结,得到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造孔剂为NH4HCO3颗粒,所述混合粉末B中含有NH4HCO3颗粒的质量分数为30%~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H4HCO3颗粒的粒径大小为250μm~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模具包括模套、顶模、外坯压模、底模环、底模块和芯棒,所述混合粉末A和混合粉末B被压制成同心分层结构的粉末生坯的过程为:
I、所述底模环置于模套的套孔的底部,再将芯棒固定插入外坯压模,从而底模环、芯棒与模套形成底部不通的环状空隙,然后向此环状空隙填充入一定高度的混合粉末A,再用套于芯棒的外坯压模将混合粉末压实,得到外坯;
II、将固定芯棒从底模环和模套中抽出,同时将底模块插入底模环的通孔,此时,再向外坯的内孔填充混合粉末B,形成内芯;
III、当混合粉末B的高度与外坯的高底相等时,抽出外坯压模,再把顶模插入套孔对内芯和外坯进行整体压实;
IV、使用万能液压机向顶模施加350MPa~450MPa的作用力,并保持5分钟,再将内芯和外坯压制成的粉末生坯取出套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所述外坯的厚度与步骤II所述内芯的直径的比值为1: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的截面为同心圆环,所述顶模为圆柱棒,且顶模与套孔匹配,同时顶模的长度为套孔高度的1~1.2倍;
所述外坯压模的截面为同心圆环,所述外坯压模的外径大小与套孔匹配,而内径大小与圆柱状的芯棒匹配,且外坯压模的高底为套孔高度的0.9~1.1倍;
所述底模环的截面为同心圆的圆环,所述底模环的通孔大小与芯棒的直径匹配,且底模环的高底为套孔高度的0.2~0.3倍,所述芯棒的长底为套孔高度的1.2~1.5倍;
所述底模块的高底与底模环的高度相等,同时底模块与底模环的通孔尺寸大小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采用的材料为Cr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粉末生坯在管式炉中,在真空状态下,先以200℃~300℃的温度下加热1h~2h,从而去除粉末生坯中的造孔剂;然后以一定的速率将加热温度提升到1000℃~1200℃,并将提升后的温度保持2.5h~3.5h,从而将粉末生坯烧结成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大小为6℃/min~8℃/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度多孔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i粉与Ti粉按比例混合时,采用球磨法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27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