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达鸡毒支原体TM1蛋白的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株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58767.7 申请日: 2012-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2961743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步志高;陈化兰;葛金英;邵国青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9/295 分类号: A61K39/295;C12N15/45;A61P31/04;A61P31/14;A61K39/02;A61K39/17
代理公司: 北京市汉信律师事务所 11373 代理人: 王文生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表达 支原体 tm1 蛋白 重组 新城 lasota 疫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重组病毒疫苗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表达鸡毒支原体TM1蛋白的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更具体地,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是rLa-tPA-TM1。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所述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的方法和该重组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在制备预防鸡毒支原体引起的疾病和新城疫的双价疫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可引起感染鸡的慢性呼吸道病,气囊炎和窦炎,是当前影响养禽业生产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鸡多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口罗音,常见有眶下窦炎、气囊炎等。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国,随着现代养鸡规模不断加大、饲养方式改变和饲养密度日益提高,该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所有日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内雏鸡更为易感[1]。主要影响雏鸡生长、使成年鸡产蛋减少。冀锡霖[2]等在1986年所作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20个省、市的鸡群中鸡毒支原体阳性感染率接近80%。MG污染鸡场很难根除,导致种蛋孵化率低,雏禽品质差,而且世代相传,危害性日益突出,受到养鸡业者的普遍关注。

MG可以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目前国内采用弱毒苗和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江苏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邵国青研究员[5]对MG弱毒疫苗进行过系统研究,曾对SC株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免疫10天后攻毒保护率达80%。由于有的毒株其致病力极弱,需反复免疫,保护效果不佳;而有的弱毒疫苗株仍具有一定毒力,特别对于火鸡,它可以引起商品火鸡感染发病[6]。MG弱毒常常发生置换和传播,因此可能会加重MG控制和清除的难度[7]。弱毒疫苗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MG的流行,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几十年前许多禽病工作者已经开始着手灭活疫苗研究,但效果不佳。Yoder等[8]报道了以MG油乳剂灭活苗对15~30日龄鸡免疫接种能有效地抵抗强毒株攻击,但用于10日龄以前的雏鸡,免疫效果不理想,无法诱导保护性抗体。宋勤叶等[9]用MG油乳剂灭活苗接种蛋鸡,结果表明无论在试验攻毒前还是在攻毒后接种,只能有效地降低MG经蛋传播的比率。宁宜宝等[10]通过高速离心或是中空纤维滤器浓缩鸡毒支原体作为灭活疫苗使用,研究发现5倍浓缩的疫苗可以使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免疫力随着抗原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不浓缩的原液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几乎不能诱导鸡产生免疫保护力。浓缩抗原在提高免疫原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疫苗成本,使得原本昂贵的灭活疫苗价格更上一层楼。

在生产实践中,很多鸡场应用抗生素来治疗和控制MG的感染和扩散。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清除支原体的感染,并存在药物残留的弊端,阻碍禽类产品出口。因此,研究廉价、安全、高效的鸡毒支原体疫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因此,目前用于防治MG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而且MG培养困难,不同区域分离的毒株抗原性差异较大,常规疫苗在防治MG上已经力不从心,因此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发新型疫苗已经迫在眉睫,而MG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一直处于初级阶段。

新城疫病毒(NDV)载体系统是近年进展迅速的活病毒载体系统,作为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具有非凡的优势。NDV可同时诱导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粘膜免疫,是所有疫苗形式中最为理想的免疫方式;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检验,NDV遗传相对稳定,毒株间发生重组及毒力返强可能性极小,使用安全、方便;NDV具有高滴度的鸡胚生长特性,生产成本低廉,便于规模化生产。

NDV基因组全长15186核苷酸,与其它副粘病毒一样,包括核蛋白(NP),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凝集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和大聚合酶蛋白(L)六个独立转录编码单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7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