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线制流量检测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517.8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康;钟哲;王笑怡;王顼;陈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线 流量 检测 电子 装置 | ||
1.一种二线制流量检测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供电电源(VCC)、时钟电路、上电复位电路、输入滤波保护电路、备用电池(B)、二极管(DB)、电源滤波电解电容器(E)、输入电阻(RI)、输入接口(JIN)以及两只干簧管,即1#干簧管和2#干簧管,其特征是: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干簧管滤波电路、门控电路、测线电路、电池检测电路以及通讯接收和发送电路;
其中,时钟电路、上电复位电路、输入滤波保护电路、干簧管滤波电路、门控电路、测线电路、电池检测电路以及通讯接收和发送电路分别与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相接,且干簧管滤波电路还与两只干簧管相接,电池检测电路还与供电电源(VCC)相接,通讯接收和发送电路还与输入端(VI)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二线制流量检测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是整个电子装置的控制核心,用于记录和存储流量数据,检测整个电子装置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工作状态发出控制信号,接收通讯指令,并根据通讯指令发送回复信号;
干簧管滤波电路用于滤除干簧管发出的异常信号,并把有用的流量信号发送给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
门控电路用于收到通讯指令后产生一个时间延迟信号,经此时间延迟后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将接收指令的门关闭,同时将发送信号的门打开,并根据收到指令发送流量数据或电子装置的工作状态信号;
测线电路用于检测供电和通讯线路是否正常,当线路发生异常时电子装置自动转入电池供电状态,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将对线路的异常情况做出记录并存储线路异常的信息;
电池检测电路用于电池供电时检测电池电压是否偏低,如果偏低,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会记录该状态并存储该信息;
通讯接收和发送电路用于接收通讯指令,并根据通讯指令发送电子装置记录的流量数据和工作状态信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二线制流量检测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包括流量异常解锁单元(U1),指令接收单元(U2),电机驱动控制单元(U3),磁干扰及拆表检测单元(U4),通讯线路检测单元(U5),电机过载检测单元(U6),电池电压检测单元(U7),计数开关故障检测及脉冲产生单元(U8),流量计数单元(U9),系统时钟选择单元(U10)和数据发送单元(U11);
其中,流量异常解锁单元(U1)用于流量检测异常时,向电机驱动控制单元(U3)发出关闭阀门的电机驱动信号并接收排除异常后的解锁信号;
指令接收单元(U2)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通讯指令,并根据指令向其它单元发出执行信号;
电机驱动控制单元(U3)用于驱动关闭或打开阀门的电机;
磁干扰及拆表检测单元(U4)用于检测外部异常磁场干扰流量检测干簧管的工作情况,并检测防拆表开关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则向电机驱动控制单元(U3)发出关闭阀门的电机驱动信号,并记录异常状态;
通讯线路检测单元(U5)用于检测通讯线是否正常,如发现线路故障,则记录故障状态;
电机过载检测单元(U6)检测关闭和打开阀门时电机电流是否过载,如发现过载,则立即向电机驱动控制单元(U3)发出停止电机工作的信号,并记录过载状态;
电池电压检测单元(U7)用于检测备用电池电压是否正常,如发现电池电压偏低,则记录偏低状态;
计数开关故障检测及脉冲产生单元(U8)用于检测计数开关工作是否正常并产生计数脉冲,如发现计数开关工作异常,则记录异常状态;
流量计数单元(U9)用于流量计数,当外部指令发送流量数据时,则将数据转送数据发送单元(U11),用于数据发送;
系统时钟选择单元(U10)用于系统时钟的产生和选择;
数据发送单元(U11)用于数据发送。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二线制流量检测电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流量检测专用集成电路的流量异常解锁单元(U1)、指令接收单元(U2)、电机驱动控制单元(U3)、磁干扰及拆表检测单元(U4)、通讯线路检测单元(U5)、电机过载检测单元(U6)、电池电压检测单元(U7)、计数开关故障检测及脉冲产生单元(U8)、流量计数单元(U9)与系统时钟选择单元(U10)这十者之间相互连接;指令接收单元(U2),系统时钟选择单元(U10),数据发送单元(U11)这三者之间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5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