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736.4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单亚男;李志国;耿民;方东伟;栾健洋;王东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车组 备用 制动 系统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表;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第一端连接所述压力表,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设有两个端口,其中至少一个端口上设有截断开关。
2.一种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系统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装置;
所述制动系统包括高低压控制系统和外部元件,所述高低压控制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出入口;
所述检测装置的其中一个设有所述截断开关的端口与所述外部元件连接,另一个端口与所述压缩空气出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低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减压阀、第一止回阀、电磁阀、检测套管、继动阀、活塞阀和第二止回阀,所述压缩空气出入口包括a出口、b入口、c入口、d出口和e入口,其中,所述e入口和a出口之间连接有所述减压阀,所述a出口和d出口之间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止回阀和电磁阀,所述b入口和d出口之间依次连接有所述检测套管、继动阀和活塞阀,所述b入口和c入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止回阀,所述c入口连接所述活塞阀的控制端,所述e入口连接所述继动阀的调节端;
所述外部元件包括球阀、司机制动阀和储压罐,依次连接在所述a出口和b入口之间,所述球阀还连接在所述a出口和c入口之间;
所述外部元件还包括主风管和制动管,所述主风管连接e入口,所述制动管连接d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五个所述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a出口、b入口、c入口、d出口和e入口处;
所述检测套管上连接有压力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检测套管的压力值。
5.一种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2-4中任一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包括:
在保压状态下,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压缩空气出入口的第一压力值;
关闭所述检测装置的与所述外部元件连接的端口处的截断开关,所述检测装置的另一个端口仍保持连通状态,在单位时间后,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压缩空气出入口的第二压力值;
将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相减,得到所述压缩空气出入口的单位时间内的压降值;
根据所述压降值,判断高低压控制系统的各元件的气密性。
6.一种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包括:
将所述司机制动阀拨至锁止档位,以截断a出口和b入口之间的气路,通过所述主风管充气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所述a出口、d出口和e入口处的压力值;
关闭连接在a出口、d出口和e入口处的检测装置的与所述外部元件连接的端口处的截断开关,打开所述球阀利用控制逻辑相反原理截断所述电磁阀,60秒后,分别检测所述a出口、d出口和e入口处的压力值;
计算所述a出口、d出口和e入口处的60秒压降值分别为Pa1、Pd1和Pe1;
当Pa1≤5KPa且Pe1≤5KPa时,则证明所述减压阀气密性良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备用制动系统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开连接在a出口、d出口和e入口处的检测装置的与所述外部元件连接的端口处的截断开关,关闭所述球阀利用控制逻辑相反原理打开所述电磁阀,通过所述主风管充气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所述a出口和d出口处的压力值;
关闭连接在a出口、d出口和e入口处的检测装置的与所述外部元件连接的端口处的截断开关,60秒后,分别检测所述a出口和d出口处的压力值;
计算所述a出口和d出口处的60秒压降值分别为Pa2和Pd2;
当Pd1≤0.1KPa且Pa2≤5KPa且Pd2≤5KPa时,则证明所述电磁阀气密性良好;
当Pa2≤5KPa且Pd2≤5KPa时,则证明所述第一止回阀气密性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7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