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2541.8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庄海燕;陈翔;姚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12;C09D5/33;C09D163/00;C09D5/00;C09D5/10;C09D5/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王自刚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太阳能 吸收 节能型 涂料 | ||
1.一种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 其特征是:包括防锈底漆、热反射面漆、隔热中间漆,均包括甲乙组分,防锈底漆为环氧富锌底漆或环氧云铁防锈漆,其中
热反射面漆的甲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多羟基丙烯酸树脂:40~50%;
金红石型钛白粉:25~35%;
其他颜、填料: 8~15%;
溶剂 8~15%;
助剂 2~5%;
热反射面漆的乙组分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其技术指标:-NCO含量为16.5%(wt);甲乙组分质量比为7:1~6:1;
隔热中间漆的甲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环氧树脂:25~35%;
空心玻璃微珠:10~15%;
其他颜、填料:20~30%;
溶剂:20~30%;
助剂:2~5%;
隔热中间漆的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
胺值230~240 mgKOH/g的低分子聚酰胺树脂:40~60%;
胺值200~240 mgKOH/g的低分子聚酰胺树脂: 20~30%;
溶剂 :20~30%;
甲乙组分质量比为3.5:1~2.5:1;
防锈底漆、热反射面漆和隔热中间漆的涂层厚度为:
防锈底漆干膜厚度:50μm±10μm;
隔热中间漆干膜厚度:200~300μm;
热反射面漆干膜厚度:80μm±10μm;
其中,热反射面漆甲组分的其他颜、填料具体是指轻质碳酸钙和煅烧高岭土二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热反射面漆甲组分的助剂是指分散剂、消泡剂、触变剂;
隔热中间漆的甲组分的其他颜、填料具体是指长石粉、云母粉、钛白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隔热中间漆的甲组分的助剂具体是指分散剂、触变剂、消泡剂、附着力促进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反射面漆甲组分的多羟基丙烯酸树脂技术指标为羟值:80±5 mgKOH/g,固体份:60~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反射面漆的甲组分的溶剂为二甲苯、醋酸丁酯;分散剂为适合油性树脂体系的多功能分散剂,用量为涂料总量的0.2%~0.5%;消泡剂为油性聚氨酯体系消泡剂,用量为树脂总量的1~1.5%;触变剂为有机膨润土,用量为涂料总量的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为六次甲基多异氰酸酯,其NCO含量:1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热中间漆的甲组分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48~0.52mol·(100g)-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空心玻璃微珠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吸油量:0.4~0.5g/cm3、粒径为10~1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热中间漆的甲组分的溶剂为二甲苯、正丁醇或环氧活性稀释剂任意比例的混合物;隔热中间漆的甲组分的其他颜、填料是指长石粉、云母粉、钛白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热中间漆的乙组分的胺值230~240 mgKOH/g的低分子聚酰胺树脂,是6060低分子聚酰胺树脂;胺值200~240 mgKOH/g的低分子聚酰胺树脂为650低分子聚酰胺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舰船用低太阳能吸收节能型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热中间漆的甲组分的助剂为分散剂、触变剂、消泡剂、附着力促进剂,其中分散剂为适合油性树脂体系的分散剂,用量为涂料总量的0.2%~0.5%;消泡剂为油性树脂体系消泡剂,用量为树脂总量的1~1.5%;触变剂为有机膨润土,用量为涂料总量的0.5%~1.5%,附着力促进剂为环氧基偶联剂,用量约涂料总量的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25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