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740.7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宣路晋;赵赛;朱恒玮;赵宇宏;石正波;张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69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同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波纹管补偿器与圆管环缝焊接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波纹管补偿器是一种利用自身的弹性功能补偿管道变形的元件,可以用于补偿管道的轴向、角向和侧向的位移,也可用于降噪减震,用途广泛。在波纹管补偿器与圆管的环缝焊接过程中,需要进行焊缝边的准确定位,要求焊接时波纹管补偿器的位置固定,改变焊接部位时能够方便同时转动波纹管补偿器和圆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波纹管补偿器与圆管环缝焊接的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波纹管补偿器和圆管在环缝焊接过程中的定位要求和装夹要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夹紧机构和连接机构,其中: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至少2块上压板、与所述上压板相对应的下压板、多个蝶形螺母、多根双头螺柱、多根弹簧,其中,每块所述上压板通过蝶形螺母和双头螺柱与对应的下压板相连接,所述上压板与对应的下压板之间装有弹簧;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至少2根平行设置的轴、多个螺母、多个轴套、与所述下压板相对应的垫板,其中,所述垫板和下压板安装在所述轴上,所述垫板和对应的下压板之间用所述轴套隔开,所述轴的两端通过所述螺母拧紧。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通过2个所述蝶形螺母和2根所述双头螺柱与对应的下压板拧紧连接,2根所述双头螺柱分别位于所述上压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和对应的下压板之间始终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上压板和对应的下压板之间装有2根弹簧,2根所述弹簧分别位于所述上压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下压板位于所述轴的内侧两端,所述垫板位于所述轴的外侧两端。
本发明由于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既解决了波纹管补偿器与圆管进行环缝焊接时的定位要求,又便于对波纹管补偿器进行夹紧和转动,定位准确,操作方便,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螺母,2为垫板,3为上压板,4为下压板,5为轴,6为轴套,7为蝶形螺母,8为双头螺柱,9为弹簧,100为焊缝,91为圆管,92为波纹管补偿器,94为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包括:夹紧机构和连接机构。其配置连接关系如下:
上述夹紧机构包括:2个下压板4固定在轴5的内侧两端,2个双头螺柱8安装在下压板4上,下压板4的孔内放置2个弹簧9。上压板3具有通孔,穿过双头螺柱8,2个蝶形螺母7安装在双头螺柱8上,将波纹管补偿器92的两端夹紧。
上述连接机构包括:2个垫板2安装在轴5的两端,垫板2和下压板4之间用轴套6隔开,轴5两端具有螺纹,4个螺母1将垫板2和夹紧机构连接成焊接定位装置。
下面对本发明的动作过程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同轴度的装夹系统按图1所示进行安装后,松开蝶形螺母,从一侧装入波纹管补偿器92,拧紧蝶形螺母,所述的夹紧机构夹紧波纹管补偿器92时,上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留有间隙。将圆管91一端置于定位装置的垫板上,另一端置于垫块上,与波纹管补偿器对接后进行焊接。焊完一段圆弧后,松开蝶形螺母,转动波纹管补偿器92和圆管91,再次拧紧蝶形螺母,进行另一段圆弧的焊接。经几次转动后完成环缝焊接,拆下蝶形螺母和上压板,取出焊接好的组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