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超温超功率保护温差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0938.3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霍雨佳;李红霞;李小芬;苟拓;王华金;朱加良;余俊辉;何正熙;刘艳阳;李文平;王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2 | 分类号: | G21C17/02;G21D3/0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超温超 功率 保护 温差 信号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过程测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温差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核电厂中,反应堆保护系统设置超温ΔT和超功率ΔT保护通道用来保护堆芯安全,防止在I类工况(正常运行和运行瞬变工况下预计不发生燃料损伤)和II类工况(事故后反应堆可以转入安全状态,只有一小部分燃料元件受损,事故中释出的放射性应当对公众不构成威胁)下堆芯发生偏离泡核沸腾(DNB)和燃料棒中心熔化。超温ΔT保护用以保护堆芯以防止出现DNB;超功率ΔT保护则用以保护堆芯以防止出现超线功率密度引起燃料棒中心熔化。超温ΔT和超功率ΔT紧急停堆保护通道是由多个测量信号所组成的保护定值通道,其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冷热段温差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后作为超温超功率实测值,与平均温度信号、冷却剂压力及轴向功率偏差等信号共同计算得出的超温超功率设定值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超温超功率停堆保护信号。主回路冷热段温差信号作为超温超功率保护通道的重要参数,核电厂在调试期间需要在功率升至75%FP与满功率100%FP时对该测量通道进行校准试验,以保证反应堆功率与各环路主回路温度的对应一致性。
在调试校准试验前,各环路的主回路温差信号ΔTi为:
ΔTi=(T热i-T冷i),其中T冷i为该环路的冷段温度,T热i为该环路的热段温度,i=1……m,m为环路个数。
在调试校准试验后,需根据校准公式重新对该环路的温差信号进行系数设置,校准后的温差信号ΔTi’为
ΔTi’=K*(T热i-T冷i)+α,其中,K为温差信号的增益,α为温差信号的偏置。
在校准后温差信号就转换为功率信号参与后续超温超功率保护计算。但在电厂运行时,操作员还需要记录温差温度值,但是校准后操作员只能实时观测到功率值。
在采用模拟技术的核电厂中,信号通过硬件进行处理,进行反应堆冷却剂温度测量通道校准调试试验校准后直接将新的偏置与增益系数设置到温差信号计算组件中,但设置后操作员就无法直观获得校准前的温差信号值。如果为操作员提供便利,在温差信号组件后再增加组件设置新的校准系数,又由于新增加硬件会影响通道的精度与响应时间,对于超温超功率保护是不利的。因此模拟技术核电厂中,在校准试验后,操作员就无法实时监测到温差温度数据,需通过冷热段温度计算才能获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在建的核电厂均采用了全数字化的DCS仪控平台。信号采集后全部通过软件进行处理,因此就使得在温差信号的计算模块后增加软件处理模块设置调试试验温差信号校准系数的方案变得可行,而不会影响通道的精度与响应时间并便于操作员记录与分析。
此外,基于模拟技术的核电厂在调试时升功率期间对温差信号通道进行校准时,由于测量通道中传输信号均为电量,对于温差信号的校准公式如下:
S=g*(E1-E2)+Vp
其中,S为温差信号输出电压信号,E1与E2分别为冷热段电阻温度计输出电压信号,g与Vp分别为温差信号加法组件的增益与偏置。当测得温差信号为0℃时,输出电压为0V,则得出偏置Vp为零。当温差信号为ΔTe时,输出为在满功率(100%FP)下的额定电压值,据此可解出增益g。ΔTe为在特定功率平台下外推得到的各环路温差平均值与功率平均值的比值乘以系数。
对于使用数字化技术的核电厂,由于测量通道中传输信号均为实际值,而非电量,因此适用于模拟技术核电厂调试试验时的温差信号校准算法就不再适用于数字化核电厂。因此需开发一种新的校准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调试试验时数字化核电厂超温超功率保护通道,提供一种核电厂超温超功率保护温差信号处理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核电厂超温超功率保护温差信号处理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当核功率升至a%FP后,对主回路温差信号进行n次测量,每次测量的温差为(ΔTa)i,其中i=1,2,……,n,a在区间[75,10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抗干扰输电线路核相器
- 下一篇:一种无线充电器金属异物间接检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