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皂素生物酶脱色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38063.3 申请日: 2012-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3864879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益民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J63/00 分类号: C07J63/00;C07H15/256;C07H1/06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地址: 311106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皂素 生物酶 脱色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皂素生物酶脱色工艺。

背景技术

茶皂素是从山茶科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五环三萜类糖苷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乳化、分散、湿润、起泡、稳泡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农药、饲料、纺织、矿产和建筑等领域,用于制造乳化剂、洗涤剂、农药助剂、饲料添加剂、纺织助剂和阻凝剂等。目前使用较多的为茶皂素粗提物经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末,其中含有大量的美拉德色素、多酚和黄酮类色素物质,5%的茶皂素粗提物的水溶液为颜色较深的棕褐色,严重影响到了其推广应用,如:茶皂素对草甘膦等多种农药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但由于颜色问题影响了产品的外观,从而导致添加茶皂素的产品无法达到国外产品标准;茶皂素在应用于洗涤用品时对色泽的要求就更为苛刻,尤其是在高档日化用品中的应用更是受到了限制,目前国内有1~2家茶皂素企业尝试打入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日化用品市场,但由于无法做到他们的色泽要求,只能以粗产品形式出售(对方通过自有技术脱色后再利用),产品价格和利润均不理想。

国内对茶皂素的脱色研究主要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如丁姗姗等利用大孔吸附树脂NKA-Ⅱ对茶皂素粗提物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NKA-Ⅱ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和解吸能力,在40℃下NKA-Ⅱ树脂对茶皂素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undlich方程;经过动态吸附解吸后,提取物中茶皂素含量由600 mg/g提高到861.3 mg/g,脱色后的茶皂素样品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降低(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茶皂素粗提物脱色的研究,丁姗姗等,《食品与机械》2012年第04期)。刘昌盛等采用白土、活性炭、H2O2和EDTA四种脱色剂对茶皂素进行脱色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白土和活性炭脱色效果要比H2O2差,经白土脱色的茶皂素较为浑浊,活性炭脱色后过滤较为困难,且有10%以上的茶皂素损失,H2O2和EDTA混合使用效果和单独使用H2O2效果相近,而且脱色时仅有0.97%茶皂素损耗;经分析对比,得出最佳脱色条件为: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90 min、H2O2加入量为4%、溶液pH值为10(茶皂素脱色工艺研究,《粮食与油脂》2004年 第12期)。孙冀平等采用活性炭、活性白土、H2O2、NaClO和NH3·H2O (10%)进行脱色试验,结果表明,NaClO法脱色时间短,操作条件要求低,但在加热条件下极易回色,且产品有刺激性气味;氨水脱色效果极差,对茶皂素的颜色几乎无任何影响;茶皂素会吸附于活性白土和活性炭,造成损失过大;H2O2脱色效果最好,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为:温度60℃,时间90 min,H2O2(30%)加入量为5 mL(茶皂素的脱色研究,《中国油脂》2003年 第4期)。

上述方法虽然对茶皂素的脱色进行了物理和化学脱色方法的研究,但存在的问题是:或者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在强碱条件下会对操作者产生伤害并对环境产生污染,或者由于吸附作用造成茶皂素很大的损失和回收困难,这些问题都阻碍了茶皂素脱色的产业化,而对于绿色环保的生物酶脱色茶皂素的工艺仍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或者在强碱条件下会对操作者产生伤害并对环境产生污染,或者由于吸附作用造成茶皂素很大的损失和回收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环境友好的且茶皂素回收简便、损失率低的茶皂素生物酶脱色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皂素生物酶脱色工艺,所述的茶皂素生物酶脱色工艺步骤如下:

(1)漆酶和葡萄糖氧化酶的共固定化:将0.05 wt %~0.10 wt %的漆酶水溶液和0.05 wt %~0.10 wt %的的葡萄糖氧化酶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均匀,与5~6 wt %的海藻酸钠溶液按照体积比1:7~10混合搅拌,然后加入与海藻酸钠等体积的5~6wt%的明胶溶液均匀混合,调节pH为4~5,搅拌80~100min后,将混合液降温至5~10℃,然后将混合液注进3~5%的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微球,然后保持温度为4±1℃,硬化8~10h后,将微球取出置入戊二醛溶液中进一步硬化1~2h,再用生理盐水洗涤除去残余戊二醛,得共固定化的漆酶和葡萄糖氧化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益民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益民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