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供料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6540.2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严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诺瑞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供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供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旋转振动马达的自动供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得到了极大的普及。随之而来的,计算机内部各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也越发规模化与精密化。作为计算机内部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电子连接器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通常,电子连接器包括连接线及连接线两端的插头,其中插头包括绝缘部分及被绝缘部分所包围的导电端子,而连接线包括电线及包围在电线外层的绝缘层。其中端子与连接线内部的电线相连接,使用时,连接器两端的插头分别插入相应位置,从而通过该连接器来传输电子信号。相较于传统的单个连接器,组合连接器因其占用空间小、集成度高,从而越来越受欢迎。
目前,组合式连接器组装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操作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工送料给自动机械手抓取的弊端就显现出来:1.送料的准确度不足;2.送料的速度不够快;3.机械臂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如何研制一种简单又可以提高送料精度、速度,同时确保操作安全的自动送料设备,就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生产安全系数的自动供料设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自动供料设备包括:倾斜的料管、与料管相连的倾斜的传送带及旋转振动马达,所述旋转振动马达工作时带动料管振动,从而将料管内的料自料管较高的一端经过较低的一端传送至传送带末端以供机械手抓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管置于同样倾斜的存料机构上,存料机构包括位于下方的基座及分别位于倾斜方向高、低端的高、低挡板,其中基座与料管及传送带的倾斜角度均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管为多个并层叠在一起,且所有料管的两端均被高、低挡板所固定,最下方的一根料管出料口与传送带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料机构靠近高挡板处设有可自动替换料管的换管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基座下方设有支撑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旋转振动马达设置于传送带下方以确保马达旋转振动时带动传送带及存料机构随之振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旋转振动马达也可以设置于存料机构下方以确保马达旋转振动时存料机构及传送带随之一起振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倾斜的传送带最低端伸出一个抓取平台,料管里的料传送至此抓取平台后被自动机械手抓取至下一工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抓取平台的末端设有用于阻挡料管里的料滑出抓取平台的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借旋转振动马达的振动将料管中的料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至机械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供料设备所适用的组合式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供料设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自动供料设备100所涉及的组合式连接器80的立体图,所述组合式连接器80包括包覆在外面的外壳81、被外壳81包围的数个层叠的连接器(图未示),其中连接器的端子82伸出外壳81的下表面。
请参阅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供料设备100的立体图,本发明的自动供料设备100包括:位于相对较高位置的存料机构10、与存料机构10相连的传送带20、位于传送带20下方的旋转振动马达30、位于存料机构10下方的支撑体40及位于存料机构10最高端的自动换管装置50。其中,支撑体40支撑送料机构10,旋转振动马达30位于传送带20下方提供旋转振动,存料机构10中的料(在本实施例中为组合式连接器80)通过传送带20自动送出,以供机械手(未图示)抓取。
存料机构10包括位于下方的基座101,分别位于倾斜方向上高、低两端的高挡板102、低挡板103及料管104。所述料管104为长方形管状结构,并依次层叠放置于基座101上,料管104的两头分别被高、低挡板102、103所卡持,从而不会掉出存料机构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诺瑞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诺瑞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6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材料残余应力的试验装置
- 下一篇:光纤光栅震动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