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增加原子层沉积前驱体数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2057.7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卢维尔;夏洋;李超波;石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6/44 | 分类号: | C23C1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增加 原子 沉积 前驱 数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子层沉积的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增加原子层沉积前驱体数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单原子层低温逐层沉积的特点,使得制备的薄膜具有高度的致密性、保形性和厚度在原子尺度的精确可控性。ALD沉积技术中,前驱体的种类和数量对沉积所得薄膜的结构、组成和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ALD中常用的前驱体往往是易挥发和分解发生反应的气源,而对于一些需要在高温才能分解的气源如:甲烷、二氧化碳等则无法使用,另外对于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的使用也会收到限制。
因此,为了使ALD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长特性,需要对现有设备做一些改进来扩充该技术的前驱体种类和数量,为薄膜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该方法可以现场制备前驱体,使得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合物可以用做ALD的前驱体,增加了原子层沉积的前驱体数量和种类的用于增加原子层沉积前驱体数量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加原子层沉积前驱体数量的方法,包括:
将衬底基片进行表面处理;
将衬底放入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反应腔室中;
将载气通入不同反应物瓶内,通过载气带出的反应物在溶剂瓶内进行反应,而生成前驱体;
将前驱体输送到原子层沉积反应腔中进行薄膜的沉积。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增加原子层沉积前驱体数量的方法采用不同反应物通过载气输运到溶剂瓶中发生化学反应来生成前驱体的方法,可以在满足ALD沉积条件的同时,增加ALD沉积技术的前驱体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的现场生成ALD前驱体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增加原子层沉积前驱体的方法,包括:
将衬底基片进行表面处理;
将衬底放入原子层沉积(ALD)设备的反应腔室中;
将载气通入不同反应物瓶内,通过载气带出的反应物在溶剂瓶内进行反应,而生成前驱体;
将前驱体输运和/或载气吹扫的方式运输到原子层沉积反应腔中进行薄膜的沉积。
其中,载气是并行与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反应物接触,将其输运到恰当溶剂中,在溶剂中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前驱体。生成的前驱体通过载气输运到反应腔室;常用的易挥发和分解的前驱体通过载气吹扫到反应腔室,进行逐层的沉积。载气可选用氮气、氩气或氦气。载气的流量为1sccm-250sccm,使得反应物能够充分的混合均匀。进气方法使用的管壁的温度低于原子层沉积反应腔室温度1℃-90℃。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增加原子层沉积前驱体的方法,可以通过载气的方式使装在反应物瓶1中的N-甲基-N-亚硝基对甲苯磺酰胺(p-CH3-C6H4-SO2N(NO)CH3)和装在反应物瓶2中氢氧化钾(KOH)在装在反应物瓶3中甲醇中发生反应,然后在衬底表面形成甲基结构。
具体步骤如下:
将衬底碳化硅或者碳化钨采用氢气处理20分钟或者标准液清洗,使其表面形成C-H键。
两个反应物瓶中一个装入10mL-250mL的N-甲基-N-亚硝基对甲苯磺酰胺溶液,另一个装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物瓶3中装入10-100mL甲醇,此时管壁温度优选为1-40°C。
载气流量为1sccm-250sccm,进入N-甲基-N-亚硝基对甲苯磺酰胺溶液,以运输方式将N-甲基-N-亚硝基对甲苯磺酰胺携带出来;同时载气和吹扫方式运输的氢氧化钾碱溶液混合,进入到甲醇溶剂中,发生反应,反应式为:
重氮甲烷自身分解,形成物质碳烯(:CH2),反应式为:
分解产物碳烯(:CH2)和衬底发生插入反应,表达式:
最终可以在衬底表面沉积甲基结构。
本发明对现有的原子层沉积设备提供了一种改进方法,它能够在满足ALD沉积方式的前提下,增加适合用ALD设备沉积薄膜的前躯体的数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2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