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0229.7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天达;唐向东;谢细明;杨博;罗英;余志伟;杨方亮;陈西南;杨晓晨;李维;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1F41/0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控制 线圈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长期处于高温和强辐照的工况下,并伴有较大强度的冲击和振动。在这样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还应保证其使用寿命,这就给控制棒驱动机构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尤其是电气部件的设计带来了一定困难。控制线圈是控制棒驱动机构中重要的电气部件,可提供轴向的励磁磁势,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动力来源。仅从励磁角度考虑时,控制线圈可设计成常规的环形集中绕组结构,然而,该种绕组结构在耐高温、耐辐照、抗冲击和抗振动等方面性能较差,无法满足驱动机构的长寿命设计要求。由此,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控制棒驱动机构对控制线圈耐高温、耐辐照、耐冲击和长寿命要求,并且能够保证线圈结构稳定性的控制线圈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两端带有外法兰的筒状结构作为线圈骨架,将绕组线缠绕在其两端的外法兰之间形成的环形凹槽内;
步骤二、将缠绕好绕组线的线圈骨架置于充砂模具中,在模具内表面涂上硅脂脱模剂,然后对充砂模具进行充砂;
步骤三、对充砂后的充砂模具进行真空压力浸漆;
步骤四、浸漆充分后,清除线圈表面多余的浸渍漆,并对充砂模具用丙酮进行清洗,最终完成脱模;
步骤五、对绕线、充砂、浸漆、脱模后的线圈骨架先涂无溶剂绝缘漆,然后用玻璃丝云母纸半叠绕包,进而完成控制线圈结构的制造。
步骤一中,所述绕组线共缠绕N层,N为大于等于5的整数;
在倒数第5-n层半叠包一层玻璃丝带;从第一层至倒数第4-n层,绕组线从所述环形凹槽轴向一端至另一端紧密缠绕;从倒数第5-n层至最外层,绕组线1沿着所述环形凹槽轴线方向的缠绕圈数等差数列递减,其中n为0到3之间的任意整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满足了驱动机构对控制线圈耐高温、耐辐照、耐冲击和长寿命等多重要求;
(2)选材上保证了控制棒驱动机构对电气部件耐高温、耐辐照的设计要求;
(3)本发明采用的绕线方式保证了线圈结构上的稳定性;
(4)本发明有效降低了机构存在振动或冲击时引接线对控制线圈绝缘性能的影响;
(5)本发明并对绕组线形成了良好地机械保护,并加强了线圈结构整体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制造的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中的线圈骨架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中A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中的绕组线绕线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中的引接线与绕组线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绕组线,2-线圈骨架,3-砂层,4-包扎层,5-引接线,6-进线槽,7-出线槽,8-硅橡胶玻璃纤维漆管,9-钎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两端带有外法兰的筒状结构作为线圈骨架,将绕组线缠绕在其两端的外法兰之间形成的环形凹槽内;所述绕组线共缠绕N层,N为大于等于5的整数;
在倒数第5-n层半叠包一层玻璃丝带;从第一层至倒数第4-n层,绕组线从所述环形凹槽轴向一端至另一端紧密缠绕;从倒数第5-n层至最外层,绕组线1沿着所述环形凹槽轴线方向的缠绕圈数等差数列递减,其中n为0到3之间的任意整数;
步骤二、将缠绕好绕组线的线圈骨架置于充砂模具中,在模具内表面涂上硅脂脱模剂,然后对充砂模具进行充砂;
步骤三、对充砂后的充砂模具进行真空压力浸漆;
步骤四、浸漆充分后,清除线圈表面多余的浸渍漆,并对充砂模具用丙酮进行清洗,最终完成脱模;
步骤五、对绕线、充砂、浸漆、脱模后的线圈骨架先涂无溶剂绝缘漆,然后用玻璃丝云母纸半叠绕包,进而完成控制线圈结构的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生态环保房
- 下一篇:一种基于施工进度监测的建筑工程物料配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