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载药量、体外快速溶出的IV晶型利奈唑胺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5618.0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9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蒲洪;林树;李长生;欧世荣;张西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欣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9/30;A61K47/36;A61K47/04;A61K31/5377;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量 体外 速溶 iv 晶型利奈唑胺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载药量、体外快速溶出Ⅳ晶型利奈唑胺片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利奈唑胺,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革兰阳性(G+)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由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
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并且最接近作用部位。与其它药物不同,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只是作用于翻译系统的起始阶段,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止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了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利奈唑胺的作用部位和方式独特,因此在具有本质性或获得性耐药特征的阳性细菌中,都不易与其它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研究表明,通常导致阳性细菌对作用于50S核糖体亚单位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基因对利奈唑胺均无影响,包括存在修饰酶、主动外流机制以及细菌靶位修饰和保护作用。
利奈唑胺对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或耐药肠球菌、青霉素敏感或耐药肺炎链球菌均显示了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厌氧菌亦具抗菌活性。有关利奈唑胺敏感性的分析表明,利奈唑胺对从皮肤、血液和肺中分离到的3382 株细菌中的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一种A组茁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肠球菌属等均具有良好活性,MIC50范围为0.5~4毫克/升;对卡它莫拉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中度活性,MIC50为4~16毫克/升。
CN1208058公开了一种采用利奈唑胺II晶型的原料制成高载药量和优异的生物利用度的压缩片剂的方法。
CN101262853A公开了一种利奈唑胺IV晶型的药物组合物,保护IV晶型的稳定性。但经申请人验证后,如果按申报规格600mg的利奈唑胺片,申请中提供的处方根本无法实现快速崩开;原因是IV晶型原料有非常强的疏水性,提供的配方成分无法做到与品牌制剂(辉瑞公司)按FDA溶出方法,在4种溶剂中的溶出曲线相似度在50-100范围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载药量、体外快速溶出的IV晶型利奈唑胺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载药量、体外快速溶出Ⅳ晶型利奈唑胺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利奈唑胺Ⅳ晶型原料过80目;玉米淀粉、羟丙纤维素、羧甲淀粉钠、微晶纤维素、聚维酮过100目筛,备用;
2、将步骤1后处理的原料、二氧化硅置多向运动混合机中混合,收集物料;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后物料置槽型混合机中,启动搅拌后,加入适量有机溶剂制成软材;
4、将步骤3得到的软材置摇摆制粒机中,开机制粒并收集湿颗粒;
5、将湿颗粒置电加热干燥箱中干燥,然后整粒;
6、整粒后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置多向运动混合机中,混合;
7、将步骤6得到物料压片。
在本发明中,利奈唑胺片采用的是高载药量,其中利奈唑胺为600mg,每片总重约750-1000mg,优选为830-850mg。根据生产需要,可以适当调整片剂处方中其它原料的组成。例如,玉米淀粉的含量为5-250 mg,优选50-100 mg;羟丙纤维素10-100 mg,优选10-50 mg;羧甲淀粉钠20-150 mg,优选为50-100 mg;微晶纤维素20-150 mg,优选为50-100 mg;聚维酮5-20 mg,优选为10-20mg;二氧化硅 10-50 mg;优选10-20 mg;硬脂酸镁5-20 mg,优选5-10 mg。
在本发明中,采用的羟丙纤维素优选为低取代羟丙纤维素;采用的聚维酮包括但不限于PVP K12、PVP K15、PVP K17、PVP K25、PVP K30、PVP K60、PVP K90,优选为PVP K25、PVP K30,最优选PVP K30;采用的二氧化硅为微粉硅胶形式,优选粒径在75微米以内。
在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利奈唑胺为600mg,玉米淀粉为52mg,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为30 mg,羧甲淀粉钠为50 mg,微晶纤维素为50 mg,聚维酮K30 为10 mg,二氧化硅为20 mg,硬脂酸镁为8 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欣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欣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5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