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10吨叉车的多功能湿式桥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7885.3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乙;周齐齐;张丽;郑海香;陈先成;刘宗其;袁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 叉车 多功能 湿式桥 | ||
1.5~10吨叉车的多功能湿式桥,包括驱动桥壳(1)和主减速器总成(15),驱动桥壳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依次设有制动器、轮毂总成(3)和轮边行星减速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湿式制动器;与主减速器总成(15)相对应的制动器内侧壳体(11)的内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润滑油道(21),两侧制动器的第一润滑油道(21)分别连通着右冷却油管(16)的一端和左冷却油管(17)的一端,右冷却油管(16)的另一端连接着三通管(19)的第一端口,左冷却油管(17)的另一端连接着三通管(19)的第二端口;与主减速器总成对应的驱动桥壳的底部设有冷却油出油管(18);与制动器连接处的轮毂总成(3)的轮毂本体花键处径向上均布开设有泄油孔(22),与泄油孔(22)相邻的轮毂本体的内轴承座的圆周上均布开设有轴向的第二润滑油道(23),第二润滑油道(23)的两端与轮毂本体两侧的空腔连通,轮毂本体的外轴承座的圆周上均布开设有径向的第三润滑油道(24),第三润滑油道(24)与轮毂本体中部的空腔连通;与内轴承座对应的轮毂总成(3)的轮毂本体的外圆周上套设有浮动油封(6),且浮动油封(6)为配对使用,两只浮动油封(6)分别位于制动器外侧壳体(7)的端部和轮毂总成(3)的轮毂本体的端部内;三通管(19)的第三端口和冷却油出油管(18)分别与润滑泵的出口和进口连通,使多功能湿式桥内形成强制循环润滑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10吨叉车的多功能湿式桥,其特征在于:与泄油孔(22)相邻的轮毂本体的内轴承座的圆周上均布开设有八条轴向的第二润滑油道(23),且第二润滑油道(23)的横截面呈扇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10吨叉车的多功能湿式桥,其特征在于:轮毂本体的外轴承座的圆周上均布开设有八条径向的第三润滑油道(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8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