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负式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7026.4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伟;尚书旗;王延耀;连政国;王建刚;王家胜;王至秋;殷元元;韩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10;A01D33/08;A01D33/02;A01D33/00;A01F12/10;A01F12/1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中云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花生 捡拾 联合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尤其涉及一种背负式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该收获机适用于不同种植模式的干湿花生的联合收获。
背景技术
花生又名落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花生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和乳汁缺少等症状。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花生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因此,花生的收获方式对于种植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花生的收获方式绝大多数为人工模式,包括将花生拔出、放铺,经几天晾晒后,人工捡拾至场上进行摘果、脱壳及清选等工序;人工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费工费时,生产成本极高。随着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出现了花生分段收获机和花生联合收获机。花生分段收获机多采用四轮拖拉机,可以完成花生的挖掘、抖土和铺放等作业过程,而晾晒后的摘果和清选等工序还是通过人工完成;花生联合收获机则具有挖掘、输送、分离泥土、摘果、分离清选和集果等复合功能,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地块,具备生产效率高、收获损失率低等特点。
作为花生收获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捡拾摘果装置在目前的花生联合收获机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捡拾装置均为硬指杆式的捡拾装置,这种捡拾装置具有以下几个问题:(1)指杆为刚性材料,强度较大,捡拾时对物料的冲击作用较大,容易破坏作物的果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田地中难免有石块等障碍物存在,而硬指杆在遇到石块等障碍物时往往会由于刚性的撞击而导致断齿损坏,影响捡拾作业的正常进行;(3)指杆为直线型,条铺稀薄时,作物容易从指杆上滑落,造成较高的漏捡率。而现有的摘果装置均为传统的齿式摘果装置,主要采用钉齿式和篦梳式两种摘果方式。这种吃式摘果装置通过齿状结构对花生植株的蓖梳和击打进行摘果,往往容易导致花生果的破碎和花生秧的粉碎,造成花生果与花生秧的分离困难;而在摘取鲜湿花生果时,这种情况则更加明显,因此损伤率较高,从而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负式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对已经挖掘抖土的花生进行集捡拾、输送、摘果、清选、集果于一体的联合作业,而且捡拾效率和摘净率高,最大程度实现了花生果的完整性,有效解决了果秧分离不彻底、清选不净的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背负式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包括动力装置、捡拾输送装置、摘果清选装置和升运集果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分别与捡拾输送装置、摘果清选装置和升运集果装置相连;所述摘果清选装置分别与捡拾输送装置、升运集果装置相连;所述捡拾输送装置包括捡拾装置、捡拾底板和输送链条I,所述捡拾装置和捡拾底板的两侧均固定在输送链条I上;所述摘果清选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摘果搅龙、凹板筛和振动筛,所述振动筛靠近捡拾输送装置的一端高于靠近升运集果装置的一端;所述摘果搅龙包括搅龙轴、螺旋搅杆和搅龙联轴杆,所述搅龙联轴杆分布在搅龙轴的两端,所述螺旋搅杆通过搅龙联轴杆与搅龙轴固定连接;所述搅龙联轴杆的数量为偶数,并沿搅龙轴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所述螺旋搅杆的数量为偶数,每组螺旋搅杆两端的搅龙联轴杆沿搅龙轴中点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均匀排布。
优选的是,所述每组螺旋搅杆包括两根螺旋搅杆,所述两根螺旋搅杆的中间为搅龙板。
优选的是,所述搅龙联轴杆包括底杆和顶杆;所述底杆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底杆的底端与搅龙轴相连且两根底杆之间呈一定的夹角;所述搅龙联轴杆两根底杆之间的夹角为40°-60°;所述顶杆分别与两根底杆的顶端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搅龙联轴杆的数量为4个,所述搅龙轴的两端各有2个。
优选的是,所述捡拾装置为弹齿捡拾装置,包括托板和固定在托板上的弹性指杆,所述弹性指杆与托板之间的夹角β为20°-35°。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指杆包括连接为一体的指杆端部和指杆根部,所述指杆端部通过指杆根部固定在托板上;所述指杆端部为直线形,所述指杆根部为圆弧状;所述指杆端部与指杆根部之间的夹角α为158°-172°,所述指杆根部的弧度为0.7 rad-1.1 rad。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指杆通过螺钉和螺母与托板固定相连;所述弹性指杆的数量为3组,所述每组弹性指杆包括两根弹性指杆,所述多组弹性指杆均匀分布在托板的同一个面上;所述弹性指杆的材料为尼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