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提高球孢白僵菌高渗、氧化胁迫抗性和毒力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16164.0 申请日: 2012-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3173467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张永军;何张江;罗志兵;裴炎;范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31 分类号: C12N15/31;C12N15/80;C12N1/15;A01N63/04;A01P7/04;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黄韧敏
地址: 400716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基因工程 提高 球孢白僵菌高渗 氧化 胁迫 抗性 毒力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改良真菌性状。

背景技术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是自然界控制昆虫种群的一类重要自然控制因子(Clarkson et al.,1996,Trends Microbiol.,4:197-203;Feng etal.,1994,Biocontrol Sci.Technol.,4:3-34;Roberts et al.,2004,Adv.Appl.Microbiol.,54:1-70)。其中白僵菌(Beauveria)、绿僵菌(Metarhizium)、棒束孢(Isaria)、轮枝孢(Verticillium)等丝孢类真菌由于其显著的流行潜力和生产的便利性,被广泛用于农、林以及卫生害虫的生物防治。而且,与细菌和病毒类昆虫病原微生物通过消化道侵染方式不同,昆虫病原真菌是唯一直接穿透体壁侵染昆虫的微生物,对于控制将口针直接插入植物韧皮部吸食汁液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等具有独到优势(Hajek et al.,1994,Annu.Rev.Entomol.,39:293-322;St.Leger et al.,1996,Proc.Natl.Acad.Sci.USA,93:6349-6354)。因此,开发和应用真菌杀虫剂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全球注册登记的真菌制剂多达170余种,用于防治农、林以及卫生害虫(de Faria et al.,2007,Biol Control,43:237-256)。

然而,真菌制剂在田间应用时,往往受到紫外辐射、干旱、氧化、变化的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真菌制剂应用效果的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Braga et al.,Mycol.Res.,105:874-882;Hallsworth et al.,1994,Lett.Appl.Microbiol.,18:8-11;Rangel et al.,2004,J.Invertebr.Pathol.,87:77-83)。如昆虫病原真菌孢子萌发或侵染初期,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RH>95%)和适宜的温度(25-28℃),而田间的干燥环境和变化的温度往往难以满足侵染所需的适宜条件(Hallsworth et al.,Microbiology,141:1109-1115)。可见,揭示真菌制剂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利用基因工程提升真菌制剂的对环境的适应性或抗逆性,对促进真菌制剂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病原真菌逆境适应性反应分子机理的重视,尝试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菌株的抗性水平和毒力已成为可能。色素可以增强真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存活力和竞争力。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产生暗绿色孢子,但不产生DHN黑色素,将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的DHN黑色素合成途径转入绿僵菌显著增强了菌株对紫外辐射和高温(35℃)的耐受力(Tseng et al.,2011,Appl Environ Microbiol,77:4508-4519)。同样,将来源于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的酪氨酸酶基因转入球孢白僵菌提高了色素沉积,增强了菌株对紫外辐射的耐受性(Shang et al.,2012,J Invertebr Pathol,109:105-109)。紫外辐射不仅损伤真菌DNA,而且产生活性氧使细胞处于高水平氧化胁迫(Lesser,1996,Limnol Oceanoge,41:271-283)。病原真菌在氧化胁迫下,产生一系列的抗氧化酶是防御细胞受到伤害的重要方式。这些抗氧化酶包括细胞质、线粒体和分泌到胞外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Cat-Po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谷胱甘肽系统、过氧化氧化还原蛋白(Tsa)和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系统等。在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中超量表达Mg-SOD编码基因,显著提高了病原菌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增强了紫外耐受性和毒力(Xie et al.,2010,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86:1541-1553)。胞内碳水化合物的贮存与病原真菌热耐受性相关。抑制绿僵菌M.acridum海藻糖酶基因表达显著增强了菌株的热耐受性,但对菌株毒力没有影响(Leng et al.,2011,BMC Microbiology,doi:10.1186/1471-2180-11-32)。

目前,有关通过破坏穿膜蛋白编码基因或改变穿膜蛋白基因表达方式增强菌株抗逆性和毒力的研究尚无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