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位掺杂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13523.7 | 申请日: | 201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靳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C01B25/45;H01M4/1397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磷酸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锂位掺杂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而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设备,从而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成为必然,磷酸铁锂电池与其他的电池材料相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表现在工作温度范围宽广,高温时性能良好,即使电池内部或外部受到伤害也不会燃烧,不爆炸,而且电池过放电到0V电池本身也不损伤。
磷酸铁锂电池即正极为磷酸铁锂材料的电池,磷酸铁锂材料存在以上所述的诸多优点,但也具有自己存在振实密度高影响的材料的电能量,导电性比较差影响材料克容量的发挥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磷酸铁锂材料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Os和Ti掺杂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磷酸铁锂存在振实密度不高,以及导电性差从而导致电池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位掺杂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Li3PO4、Fe2O3、TiO2和OsO2按摩尔比锂∶铁∶钛∶锇=1∶1-x-y∶x∶y的比例称量并进行配料;
2)向配料好的粉料中加入丙酮后置于球磨机中研磨;
3)将球磨罐取出,在烘箱中干燥研磨后的浆料;将干燥后的粉料取出加入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制成流变相的前躯体;
4)将上述前躯体在惰性气体气氛或氮气气氛下加热,随炉降温后取出研磨,将其压成圆柱体;
5)将压好的圆柱体再置于惰性气体气氛或氮气气氛下焙烧,随炉降温至室温得到LiFe1-x-yTixOSyP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0<x≤0.02,0<y≤0.02。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丙酮的加入量为配料体积的2倍,球磨机的转速为500-800rpm/min,研磨时间为3-6h。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100℃。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中柠檬酸的加入量按柠檬酸和粉料摩尔比为碳∶磷=1∶1加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4)中加热条件是以4℃/min加热速率升温,升温至300℃恒温5-8h。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5)中焙烧条件是600℃恒温焙烧15-24h。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4)和步骤5)中的氮气均是高纯氮气,惰性气体均为高纯氩气;步骤5)中将其压呈圆柱体的压力为300-500MPa。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5)得到的LiFe1-x-yTixOSyP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C的质量百分比为1~5%。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0﹤x≤0.01,0﹤y≤0.01或0.01≤x≤0.02,0.01≤y≤0.02。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0﹤x≤0.01,0.01≤y≤0.02或0.01≤x≤0.02,0﹤y≤0.01。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x=0.02,y=0.01。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x=0.01,y=0.02。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x=0.01,y=0.01。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x=0.02,y=0.0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振实密度较高,粒径较小,且此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良,小电流下的放电比容量较大。本发明制备的LiFe1-x-yTixOSyP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大的充放电比容量,并且此方法合成的材料晶型较好,粒径均匀。
附图说明:
图1a-1d为分别为实施例1-4制备的材料的SEM照片。
图2为实施例1-4制备的材料在0.2C下的首次的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发明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集团公司,未经彩虹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