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淀分离与回收钒铬溶液中钒和铬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3214.X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宁朋歌;孙刚;曹宏斌;张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34/22;C22B34/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分离 回收 溶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或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钒铬溶液中钒铬的沉淀分离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钒和铬均属于重要的战略资源,但高价态的钒和铬具有非常强的毒性,对于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在元素周期表上钒和铬相邻,元素性质及其水化学行为较为相似,并且通常伴生存在于各种矿石中,在矿物加工及后续使用过程,五价钒和六价铬同时进入水溶液,由于难以分离,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针对钒铬回收工艺,公开号为CN101538652A的专利提出碱浸、碱浸液吸附、酸浸、离子交换、解吸脱钒、沉钒的组合工艺,但该工艺路线较长、步骤繁琐、药剂投入量大、成本高,尤其在解吸树脂步骤,耗碱量大,解吸后溶液pH值较高,回收利用困难;树脂转型等步骤耗用大量的酸;树脂的清洗、转型、解脱产生大量废水;氯化铵沉钒步骤产生含钒氨氮废水。公开号为CN1073414的专利,提出一种用化学法从含钒铬废液中回收钒铬的方法,其原理是在弱酸性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生成Fe(VO3)3沉淀,经过滤回收钒,滤液中加工业硫酸和硫酸铵,铬生成碱式硫酸铬,用NaOH调碱生成氢氧化铬,该工艺当铬浓度较大时,容易形成共沉淀,且引入了铁离子杂质,使得共沉物无法返回钢厂原有的水解沉钒工序。该工艺只对含铬钒低的稀溶液具有实际意义,更适合工厂排水处理,而不适合高浓尾液的再生利用。美国专利US4344924采用季胺萃取剂在碱性条件下从水中一步萃取钒铬,再用调pH值洗涤法进行分离。该技术工艺比较简单,而且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钒和铬产品,但由于萃取剂容量有限,难以得到高浓度的钒液。公开号为CN101121962A的专利,是申请人针对含高浓度钒和铬的水溶液提出的一种钒铬分离方法,原理是采用伯仲复合胺萃取剂逆流接触分离钒和铬,然后将萃余液还原得到水合氢氧化铬,并以碱液为反萃剂,逆流接触负荷有机相将钒反萃至水相后,再用铵盐沉淀法制备偏钒酸铵,同时通过高效精馏技术处理含钒上清液回收氨,该专利技术对钒和铬分离效果好,并已进行了工业实施和稳定运行,但该技术适合于含钒铬溶液处理新建工艺,不太适合对现有工艺流程的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沉淀分离与回收钒铬溶液中钒和铬的方法,以热力学理论在钒、铬水溶液中的应用为科学基础,深度分析沉淀反应的热力学极限,完全避免了传统沉淀法分离不彻底的弊病,使得溶液中钒、铬得到资源化回收。本发明工序简单,成本低廉,设备数量少,药剂投入量小,废水可循环利用,非常适合现有钒铬分离处理流程的改造。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沉淀分离与回收钒铬溶液中钒和铬的方法,实现步骤如下:
(1)酸性铵盐沉钒:调节钒铬溶液pH值,升高到一定温度,然后加入一定量铵盐,使溶液中五价钒以多钒酸铵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铬保留在溶液中;过滤后得到多钒酸铵和沉钒上清液;
(2)一级还原沉淀:在沉钒上清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调节溶液pH值,搅拌将上清液中的部分钒还原,再调节溶液pH值,搅拌使钒以四价钒沉淀出来;过滤后得到四价钒酸盐和一级还原上清液;
(3)二级还原沉淀:在一级还原上清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调节溶液pH值,搅拌将钒铬液中残留的钒还原,再调节溶液的pH值,搅拌并沉淀,过滤后得到二级还原上清液和四价钒酸盐;
(4)将一级还原沉淀和二级还原沉淀所得滤渣,即四价钒酸盐中加入氧化剂溶液进行氧化溶出后,返回酸性铵盐沉钒工序;
(5)将二级还原上清液中加入还原剂,并调节pH值,生成水合氢氧化铬沉淀,过滤并对滤饼煅烧制备三氧化二铬;
(6)沉淀氢氧化铬后的清液能够在制备上述还原剂、氧化剂溶液工序循环利用。
所述步骤(1)中的调节钒铬溶液pH值范围为1.5-5;升高温度范围为:50-150摄氏度;所述的铵盐为硫酸铵、硝酸铵、碳酸铵、氯化铵或其中两种铵盐的混合物。铵盐添加量与按五氧化二钒所计的钒的质量比为8:1~1:1.从而使溶液中的五价钒较为充分的沉淀,只有很小浓度的钒留在液相中。
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的还原剂添加量分别为对钒铬完全还原剂量的5-50%,还原时调节溶液pH值范围为1.5-5,沉淀时pH范围为2.5~10,还原及沉淀时的搅拌时间为0.1~12小时。在此条件下,可使溶液中钒完全沉淀,而铬被沉淀损耗的比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