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3086.9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叶璟;张颖;王鲁梅;楼春;钱景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中微囊藻 毒素 mc lr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测定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淡水水华的持续大规模的爆发,蓝藻死亡过程中释放的次级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已成为水体中一类广泛存在的天然有毒物。微囊藻毒素是七肽单环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发现80种不同的微囊藻毒素亚型。其中以可变氨基酸为亮氨酸(L)和精氨酸(R)的微囊藻毒素MC-LR为最常见、毒性最强,目前已知毒性仅次于二恶英。微囊藻毒素MC-LR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积累的归宿等环境行为,已受到环保工作者的特别关注。
目前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检测方法可分为生物毒理学法、化学分析法、免疫检测法。
1、生物测试法:采取对小鼠进行灌喂或腹腔注射来鉴定藻毒素的毒性。它的优点是简便直观,能较为粗略地判断提取物是否有毒性。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快速等优点,但需要消耗较多的毒素,灵敏度和专一性不高,无法准确定量,也不能辨别毒素的异构体类型。且小鼠的维持费用高、工作量大。
2、免疫检测法:利用毒素诱发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利用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来对各种毒素进行检测。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分析法、蛋白磷酸酶抑制分析法等。免疫检测法简单易行、分析速度快、灵敏度较高,但不能对毒素起到良好的鉴别作用,有时会出现假阳性反应。
3、化学分析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HPLC-MS)、气相色谱和质谱(GC-MS)联用、毛细管电泳(CE)等方法。
化学分析法中的GC分析法快速、准确、灵敏、痕量,但只能测定藻毒素的总量,且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不能普遍采用。
TLC法分离度有限,对其实际应用还有难度。CE法检测时间短,分离度较高,样品量小,但在监测的灵敏度方面要逊色于HPLC。
HPLC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并能同时分析出不同的藻毒素异构体,操作相对简单,仪器设备价格适中,但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借助藻毒素标准样品。相对来说,HPLC是常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由于生物测试与免疫检测均需要生物样本,且测定过程中存在上述不确定性,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应用不普遍。
HPLC法因其分析速度快,方法重现性好而应用较普遍。但在样品预处理上仍存在以下问题:(1)样品预处理时采用树脂作为富集柱,体积较大,洗脱步骤多,消耗有机溶剂多,且有机溶剂涉及四氯化碳、丙酮等毒性相对较大的溶剂,对操作人员相对风险较大;(2)采用常规规格的C18硅胶柱对样品富集纯化,因其尺寸较大,所需填料及溶剂较多,存在浪费溶剂及填料利用不充分的现象,且填料回收利用率较低,往往是一次性的,对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测定方法中所存在有机溶剂用量大、毒性大、步骤繁多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环保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测定方法,即利用GF/C玻璃纤维滤纸过滤待测水样中的藻细胞,用C18硅胶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SPE柱分离纯化过滤后的待测水样,并用高效液相反相色谱系统进行测定其出峰面积,然后通过预先获得的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MC-LR标准品所对应的出峰面积的标准曲线求出待测水样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含量。
上述的一种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测定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水样的预处理
将5-10mL待测水样经过规格为1.2μm的GF/C玻璃纤维滤纸过滤去除藻细胞及水样中其他悬浮颗粒物,收集过滤后的待测水样待用;
(2)、固相萃取柱SPE柱的活化与微囊藻毒素MC-LR的萃取
固相萃取柱SPE柱中的填料为C18硅胶,每个样品柱的填料为500 mg,固相萃取柱SPE柱先用5mL甲醇活化,并用10mL的Milli-Q水调节;
所述的固相萃取柱SPE柱的规格SPE柱为固相萃取小柱,柱管容量6mL;
将步骤(1)的过滤后的待测水样,用上述活化后的SPE柱萃取,过滤后的待测水样以10mL/min的速度进SPE萃取柱,保留分离物,其他干扰物通过吸附剂,所得的分离物用5mL20%的甲醇冲洗1次,使先前保留的干扰物选择性地淋洗掉;
经20%甲醇冲洗后的分离物用3mL的纯甲醇洗脱,洗脱液即为待测水样中MC-LR提取物,控制温度为45℃用氮吹至干,溶于200μL色谱纯甲醇,于-20℃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粒子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竹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