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轮用紧固螺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1900.3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六方重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46 | 分类号: | C22C38/46;C21D9/00;C23C8/66;B21K1/44;B23G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轮 紧固 螺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螺栓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汽车车轮用紧固螺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用紧固螺栓是机械行业中常用的紧固件,目前的加工方式一般为车削的成型,强度往往难以保证,有时在使用中产生掉头、杆部断裂等不安全现象,对工业生产危害很大。因此对高强度螺栓生产方法加以研究和改进,确保高强度螺栓的质量稳定性,对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螺栓处于相对潮湿的环境中时,容易生锈腐蚀,最终导致断裂或裂纹,形成潜在的事故源。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车轮用紧固螺栓,生产更耐腐蚀的高强度螺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汽车车轮用紧固螺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车轮用紧固螺栓的制备方法,加工步骤包括:
a、铸造杆料,控制杆料的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下述要求:C 0.27~0.34、Mn 0.45~0.65、V 0.05-0.15、Si 0.15~0.35、W 0.01-0.04、P≤0.025、S≤0.025、Ni 1.55~2.00、Cr 0.65~0.95、Mo 0.20~0.30、Cu≤0.20;
b、经过铸造成型后的杆料做酸洗处理;依照螺栓的线径要求,对其进行抽线,以使所述杆料收缩到螺栓所需的线径;将收缩线径后的杆料切断至螺栓所需的长度,在常温下将切断后的杆料放入模具型腔内,以镦锻力使杆料形成螺栓所需的头部和杆部尺寸;利用精密车床在杆料杆部的外周面车削形成螺纹,车床上的刀具为陶瓷车刀,车刀的工作速度保证在3300-3500r.P.M,并由盘头部相对的一端开始进刀,切削液采用水基切削液;
c、热处理
将往复式辗牙机辗制成型的螺栓外螺纹在940℃±10℃下,用淬火油进行淬火,再将淬火后的螺栓在500℃下进行回火,持续时间100分钟,将螺栓的光杆段在800℃±20℃下,用水性淬火液进行淬火,再将淬火后的螺栓在600℃下进行回火,持续时间60分钟,最后进行渗碳处理,将渗碳剂送入回火炉内,在1100°~1150 ℃温度范围内渗碳处理50~120min,所述的渗碳剂是将三氧化二铝细粉30~50份、石墨粒 10~30份及碳酸盐或/和碳酸氢盐30~50份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
d、磷化处理,将热处理后的螺栓浸入温度为100-120℃的表面磷化处理液中处理4-5min,所述表面磷化处理液是由磷酸二氢锌:硝酸锌:碳酸钠:水组成,其各组分重量配比分别为:11~20份、15~30份、5~10份、200~300份;
e、发黑处理
对螺栓进行发黑处理,控制温度 100℃-110℃;时间25-30分钟;再进行清洗、风干,即得成品螺栓。
所述磷化处理,将热处理后的螺栓浸入温度为110℃的表面磷化处理液中处理4.5min,表面磷化处理液是由磷酸二氢锌:硝酸锌:碳酸钠:水组成,其各组分重量配比分别为:15份、18份、7份、150份。
本发明的汽车车轮用紧固螺栓的制备方法,采用冷挤压工艺螺栓加工,提高了螺栓的强度,达到了12.9高强度螺栓所需的硬度值、强度值,解决了高强度下螺栓的延迟断裂和疲劳断裂,在使用中连接可靠,不易折断,提高了螺栓寿命,满足了社会上各行业对高强度螺栓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细化了材质的整形加工工艺,使线材硬度适中,表面具有良好的磷化皮膜,润滑性能好,线材无氢脆,可塑性好;
2、本发明螺栓进行了3-4次冷镦挤压成型,提高了高强度螺栓整体强度,螺栓精度高,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无切削无废料,单位成本大大下降。得到了整体金属流向方向一致的螺栓,大大提高了其抗拉强度;
3、热处理工艺的发明突破了螺栓传统热处理的合金钢材的极限,其超强超韧性的特色已领先国内紧固件行业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汽车车轮用紧固螺栓的制备方法,加工步骤包括:
a、铸造杆料,控制杆料的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应满足下述要求:C 0.27~0.34、Mn 0.45~0.65、V 0.05-0.15、Si 0.15~0.35、W 0.01-0.04、P≤0.025、S≤0.025、Ni 1.55~2.00、Cr 0.65~0.95、Mo 0.20~0.30、Cu≤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六方重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六方重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1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用型合成橡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