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阳极键合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9953.1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2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段红军;李瑞清;郭亦兵;汪超;熊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文襄汽车传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徐洁晶,陈亮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阳极 温度 压力 复合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阳极键合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包括电器接口(1)、信号调理电路(2)、传感器底座壳体(3)、转接板(4)、玻璃环(5)、传感器芯座壳体(6)、第一密封件(7)、隔片(8)、硅压阻敏感元件(9)、锁紧环(10)、第二密封件(11)、金丝(20)、第一信号线(21)、第二信号线(22)、密封绝缘组件(30)以及温度传感器(31);其中
所述硅压阻敏感元件(9)和所述玻璃环(5)通过硅玻键合工艺形成硅压阻敏感芯体;
所述硅压阻敏感芯体、所述第一密封件(7)所述隔片(8)和所述锁紧环(10)安装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内,所述玻璃环(5)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7)密封;
所述密封绝缘组件(30)固定安装在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内,用于密封所述温度传感器(31),同时将所述温度传感器(31)的信号传输到所述信号调理电路(2);
所述温度传感器(31)连接在所述密封绝缘组件(30)的下端,所述第二信号线(22)一端连接在所述密封绝缘组件(30)的上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信号调理电路(2)上,再通过所述电器接口(1)连接到汽车的控制部分;
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所述信号调理电路(2)和所述电器接口(1)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底座壳体(3)内,所述第二密封件(11)位于所述传感器底座壳体(3)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之间;
所述金丝(20)的一端与所述硅压阻敏感元件(9)绑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接板(4)相连接;以及
所述信号调理电路(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21)与所述转接板(4)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电器接口(1)连接到汽车的控制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组件(30)的数量为2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压阻敏感元件(9)设置于和所述传感器底座壳体(3)同心的位置,或者设置于和所述传感器底座壳体(3)偏心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组件(30)包括:
信号传输杆(32),贯穿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线(22)相连接;
密封绝缘套件(33),套设在所述信号传输杆(32)中部外侧并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套件(3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固定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杆(32)也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1)和所述第二信号线(2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组件(30)包括:
密封板(40);
密封圈(41),位于所述密封板(40)的下方;
密封隔片(42),位于所述密封圈(41)的下方;以及
温度锁紧环(43),位于所述密封隔片(4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组件(30)包括:
信号传输杆(51),贯穿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线(22)相连接;
烧结材料(52),包覆在所述信号传输杆(51)中部外侧并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紧密贴合,所述烧结材料(52)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的上表面之间留有环状隔离空间;以及
绝缘胶体(50),灌注于所述环状隔离空间内,与所述传感器芯座壳体(6)的上表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材料(52)为玻璃或者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文襄汽车传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文襄汽车传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99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培哚普利片剂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研磨超细粉的立式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