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9455.7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斌;顾大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思斌 |
主分类号: | C05C9/00 | 分类号: | C05C9/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颗粒 尿素 组合 转鼓造粒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在组合造粒转鼓的流化床内,将熔融尿素液滴均匀喷洒在流化床内的尿素晶核颗粒表面,在由下至上的流化空气作用下,尿素晶核颗粒在沸腾状态下不断增大,生成尿素颗粒后从组合造粒转鼓排出,其特征在于,从组合造粒转鼓排出的尿素颗粒自移动床冷却器的上部入口进入移动床冷却器,并在移动床冷却器内形成动态床层,所述移动床冷却器具有可变通道面积底板,冷却空气从所述可变通道面积底板进入移动床冷却器,通过由尿素颗粒组成的动态床层逆向运动,将尿素颗粒热量带出,冷却后的尿素颗粒从所述可变通道面积底板排出再进行筛分后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冷却器中的可变通道面积底板采用横向抽拉方式或折板开合方式调整通道面积进而改变尿素颗粒排出移动冷床冷却器的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合造粒转鼓内还采用冷却水喷雾气化过程降低尿素颗粒出组合造粒转鼓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组合冷却转鼓与所述移动床冷却器联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组合造粒转鼓和移动床冷却器排出的含尿素的废气经引风机引入普通尿素工艺装置中尿素造粒塔的下部,并在所述尿素造粒塔内由下向上运动,经所述尿素造粒塔内自上而下喷洒的熔融尿素液滴洗涤后排往大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尿素的废气在尿素造粒塔的洗涤能力不足时,被送往粉尘洗涤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造粒转鼓的流化床内温度为85℃-105℃,所述流化空气在流化床内的流量与流化空气性质相关,每吨熔融尿素需流化空气2000-5000立方米。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改进的大颗粒尿素组合转鼓造粒方法所用的设备,包括组合造粒转鼓和筛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床冷却器,所述移动床冷却器分别与组合造粒转鼓和筛分机相连,所述移动床冷却器包括可变通道面积底板、进料口、进风口、出料口和出风口,所述进料口和出风口均设置在移动床冷却器的上部,所述进风口和出料口设置均在可变通道面积底板上,所述出风口的压强低于进风口,从组合造粒转鼓排出的尿素颗粒从移动床冷却器上部的进料口进入移动床冷却器,冷却空气从可变通道面积底板上的进风口进入移动床冷却器并穿过尿素颗粒从移动床冷却器上部的出风口排出,冷却后的尿素颗粒从可变通道面积底板上的出料口排出至筛分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冷却器中的可变通道面积底板为横向抽拉型可变通道面积底板或折板开合型可变通道面积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造粒转鼓包括设置在转鼓筒内壁上的多个折形抄板、与组合造粒转鼓的转鼓筒同轴设置在所述转鼓筒内的倒锥槽形且床壁高度有差异的流化床、雾化水冷却系统、所述流化床下部靠近底端设置的多孔分布板、设置在所述转鼓筒一侧的熔融尿素进口管和流化空气入口管及冷却水入口管、另一侧的物料出料口及空气出口,所述熔融尿素进口管与流化床的对应位置有多个物料喷嘴,且每150-500mm的流化床长度上设有一个物料喷嘴;所述雾化水冷却系统包括与组合造粒转鼓的转鼓筒同轴设置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设置在组合造粒转鼓的流化床下方并与流化床对应位置设有多个冷却水喷嘴,其喷水量与熔融尿素数量相关,其重量比为0-0.05。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合冷却转鼓,所述组合冷却转鼓与所述移动床冷却器并联使用。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造粒转鼓的空气出口和移动床冷却器的出风口均通过引风机与普通尿素工艺装置中的尿素造粒塔或粉尘洗涤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思斌,未经李思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94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温压痕载荷-位移曲线测试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驱鸟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