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PtAu催化剂及其催化还原烯键或炔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06453.2 | 申请日: | 201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蔡双飞;何伟;李亚栋;毛俊杰;李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B35/02 | 分类号: | C07B35/02;C07C17/354;C07C25/02;C07C45/62;C07C49/233;C07C51/36;C07C57/58;C07C67/303;C07C69/65;C07C69/78;C07C67/283;C07D403/06;B01J2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ptau 催化剂 及其 催化 还原 方法 | ||
1.一种负载型PtAu催化还原烯键或炔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以下列结构式I、II、III或IV为底物,以负载型PtAu为催化剂,在室温常压氢气氛下,将底物和催化剂置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其中底物的摩尔浓度为0.01~0.25mol/L,催化剂的摩尔浓度为0.0001~0.0025mol/L;
所述的底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
R1选自卤素;
R2选自氢、烯基和炔基中的一种;
R3选自氢、羰基、羧基和酯基中的一种;
R4选自氢;
2)在搅拌的状态下反应4~24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对滤液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目标产物,或过柱分离得到目标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PtAu催化还原烯键或炔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采用甲醇、乙醇、四氢呋喃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
3.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负载型PtAu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按如下方法制备:
1)将十八胺加热形成澄清溶液作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还原剂;
2)继续加热至120~150°C,然后加入乙酰丙酮铂和四水合氯金酸,其中乙酰丙酮铂和四水合氯金酸的浓度均为0.0022~0.0066mol/L;
3)继续加热至180~250°C,搅拌10~3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用乙醇洗涤后即得到双金属PtAu,再将得到的双金属PtAu分散至环己烷中;
4)向上述分散双金属PtAu的环己烷中加入活性炭,其中双金属PtAu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20~1:50,将混合物在室温下至少搅拌12h后过滤,再对滤渣以环己烷洗涤后干燥,即得到负载型PtAu。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型PtAu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负载型PtAu催化剂的纳米晶粒度为5~15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64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架与转向管柱之间的铆接结构
- 下一篇:电脑表格多层分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