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4742.9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塞德里克·扎努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B61F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德国柏***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框架,包括:确定纵向、横向、高度方向的框架主体(107)。框架主体(107)由两根纵梁(108)和一个横梁单元(109)组成,该横梁单元在两根纵梁(108)之间提供一个横向结构连接,实质上就形成一个H型构造。每根纵梁(108)都有一个自由端部(108.1),该自由端部形成一个连接于关联轮毂单元(103)的初级悬架装置(105.1)的初级悬挂界面(110)。每根纵梁(108)都有一个枢轴界面部(111)与自由端部(108.1)连接,形成一个旋转臂(112)的枢轴界面,该旋转臂与关联车轮单元(103)相连。每根纵梁(108)有一个角形部(108.3)与自由端部(108.1)相连,角形部(108.3)的布置使自由端部(108.1)形成一个支柱部,至少能够在高度方向延伸,枢轴界面部(111)与角形部(108.3)相关联。枢轴界面部(111)与角形部(108.3)相结合,使框架主体(107)形成一个灰口铸铁材料制成的整体铸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装置框架,包括:确定纵向、横向、高度方向的框架主体。框架主体由两根纵梁和一个横梁单元组成,该横梁单元在两根纵梁之间提供一个横向结构连接,这样就形成一个H型构造。每根纵梁都有一个自由端部,该自由端部形成一个连接于关联轮辐单元的初级悬架装置的初级悬挂界面。此外,每根纵梁都有一个旋转界面部与自由端部连接,形成一个旋转臂的旋转界面,该旋转臂与关联车轮单元相连。而且,每根纵梁都有一个角形部与自由端部相连,角形部的布置使自由端部形成一个支柱部,至少能够在高度方向延伸,旋转界面部与角形部相关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本发明所述运行装置框架的轨道车辆单元,以及生产该运行装置框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该运行装置框架自如专利号为DE 41 36 926 A1的专利(在此将其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起为人所知。由于其支撑于车轮单元(如轮对或轮辐等)的特殊设计,该运行装置框架尤其适用于低地板车辆,如有轨电车或类似车辆。然而,由于该支撑包括有一个水平安装的初级弹簧,该弹簧靠在相对于枢轴界面可纵向伸缩的柱形元件上,该运行装置框架结构复杂,呈多分支几何状。因此,正如轨道车辆的许多其它结构组件,DE 4136 926 A1所述运行装置框架是通过焊接板材生产的,这主要是由于其相对复杂的几何结构。然而,其生产方法的缺点在于,手工作业量相对较大,从而导致该运行装置框架生产成本相对比较昂贵。
一般而言,如果使用铸件代替焊接结构,是可以减少高强度手工作业的成本比例的。因此,如GB 1 209 389 A或US 6,662,776 B2所述使用铸钢构件作为轨道车辆框架。而根据GB 1 209 389 A可生产整体式转向框架,根据US 6,662,776 B2,其转向架的纵梁和横梁是由一个或多个铸钢构件组成的,而后再连接成为一个转向框架。
铸钢件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用传统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但是,其缺点是流动能力相对有限。这与几何结构复杂的大型构件(比如:轨道车辆的运行装置框架)的自动化生产相结合,就会降低其工艺可靠性,而这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轨道车辆运行装置框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使用铸钢材料生产该运行装置框架时,仍然需要进行较多的手工工艺步骤,因此即使得以自动化,这种工艺也无法达到经济效益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接下来考虑WO 2008/000657 A1(在此将其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所提出的使用灰口铸铁作为铸造材料。而该发明方法也建议将整个运行装置框架以二维几何体为主导、相对简单的结构进行整块铸造,通常几何结构更加复杂的运行装置框架仍须将几个铸件通过冷连接进行生产。而这就增加了高强度手工作业的成本比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运行装置框架,所述运行装置框架不存在上述缺点或至少降低这些缺点的影响程度,尤其能够简化生产工艺并从而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
上述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所述的运行装置框架,并通过特征部分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未经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脑梗塞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肢体痉挛的中药方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