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挺柱和使用该挺柱的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1842.6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强;战强;田维;曾东建;左子农;尹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F01L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可变 气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挺柱和可变气门升程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的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可变的。也就是发动机凸轮轴的凸轮型线只有一种。这就造成了该升程不可能使发动机在高负荷区和低负荷区都得到最佳的进气流量值,获取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传统汽油机发动机的气门升程——凸轮型线设计是对发动机在全工况下,根据综合评价指标的平衡性选择。其结果是发动机要么满足低负荷的最佳燃油消耗率,要么满足高负荷的最佳的输出扭矩,二者不可兼得。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采用,使发动机在高负荷区和低负荷区都能得到满足需求的气门升程。从而改善发动机在全工况范围内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现有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大部分只能实现2段或3段调节,不能实现连续调节,发动机燃烧方案受此局限。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连续控制调节的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可调整长度的挺柱,所述挺柱是所述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重要零部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挺柱,底座和调整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挺柱盖盖住调整活塞,挺柱盖与调整活塞之间为调整凸轮。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挺柱的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所述挺柱的挺柱盖与气门直接或间接接触。
优选地,所述挺柱和气门位于摇臂的同一侧,且分别位于摇臂的两端,发动机凸轮在摇臂的另一侧;挺柱的挺柱盖与摇臂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凸轮与调整凸轮轴紧固连接,所述调整凸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盘,且调整凸轮轴垂直于传动盘,传动盘的边缘区域连接传动油缸的活塞杆,传动油缸的缸体端铰接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油缸的进油和出油由电磁控油阀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控油阀分电磁控制部和油路控制部,所述油路控制部依次分为进油段、控油段和出油段,相邻两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座面,进油段设置有进油孔,控油段设置有控油孔,出油段设置有出油孔;进油段内安装有进油阀,出油段内安装有出油阀,所述进油阀与所述出油阀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电磁控制部有一顶杆,所述顶杆出油阀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控油孔与传动油缸的进油口通过管道连通,传动油缸的出油口通过另一管道与控油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油段内还安装有回位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挺柱的长度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并使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实现全连续控制。当发动机凸轮处于基圆位置,调整凸轮转动到最大高度处,保证挺柱的弹簧压缩到最小位置,即挺住几乎处于刚性连接,此时保证气门处于关闭状态。当调整凸轮转动到最小高度时,挺柱弹簧伸长以克服底座与调整活塞之间的间隙,此时气门依然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就能保证调整凸轮无论怎么转动,气门均可正常关闭。
当发动机凸轮由基圆向最大升程位置转动时,通过转动调整凸轮的位置,则能实现挺柱长度的变化,从而实现气门升程的调整功能。
调整凸轮的转动角度决定了气门附加升程的变化,将调整凸轮轴和传动盘连接,通过连接在传动盘上的外部传动活塞运动,来控制传动盘转动的角度,从而控制调整凸轮的转动角度。其中,传动油缸活塞的行程决定于传动油缸的进油量和回油量。其进油和回油的时刻和油量大小由电磁控油阀来控制。在气门附加升程不调整的情况下,电磁控油阀不工作;仅需调整气门附加升程时,电磁控油阀才工作,避免了电磁控油阀在每个循环中均需要处于工作状态,故对电磁控油阀的开闭要求、以及响应特性均不太高,比较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挺柱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全可变升程气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调整凸轮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电磁控油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挺柱,由底座11、调整活塞12、挺柱盖13、调整凸轮14和弹性组件16构成。底座11可固定在机架上,或固定在摇臂上。底座11和调整活塞12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16,挺柱盖13盖住调整活塞12,挺柱盖13与调整活塞12之间为调整凸轮14。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16为弹簧。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