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4601.3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椎野高太郎;堀内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转向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汽车的转向轮赋予转向助力的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在收容控制单元的ECU壳体上具备可以以吸收ECU壳体内的空气的膨胀或收缩的变化的方式使空气通过的呼吸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9618号公报
但是,如果呼吸装置的功能受到阻碍,则控制单元的可靠性有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控制单元的可靠性的动力转向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动力转向装置,其设于车辆的发动机室内,对转向轮赋予转向助力,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其被传递来自方向盘的旋转力;
小齿轮轴,其设于所述转向轴上;
扭矩传感器,其设于所述转向轴上,具备传感器壳体和收容于所述传感器壳体内的线圈,检测在所述转向轴上产生的转向扭矩;
齿条壳体,其以内部空间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方式设置;
齿条轴,其在所述齿条壳体内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并与所述小齿轮轴啮合,由此将所述转向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转向轮的车轴方向运动;
马达壳体,其以内部空间与所述齿条壳体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方式设置;
电动机,其具备设于所述马达壳体内的定子及转子,经由减速器对所述小齿轮轴或所述齿条轴赋予转向助力;
ECU壳体,其以内部空间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方式设置;
马达控制单元,其收容于所述ECU壳体内并基于所述转向扭矩驱动控制所述电动机的电子部件;
呼吸阀,其设于所述传感器壳体、所述齿条壳体及所述马达壳体中的任一壳体上,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配置于比所述ECU壳体的铅垂方向上侧端更靠近上侧,抑制水分从外部浸入,并且能够使空气双向通气以吸收所述ECU壳体内的空气的膨胀或收缩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控制单元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前方观察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a)和从车辆下侧观察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仰视图(b);
图2是沿转向轴向剖开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沿电动机的输出轴向剖开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沿轴向剖开第一实施例的呼吸阀的剖视图;
图5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传感器壳体的轴向截面;
图6是从车辆的前方观察第三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从车辆的大致前方观察第四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8是从车辆的前方观察第五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9从车辆的大致前方观察第六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10从车辆的大致前方观察第七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11从车辆的大致前方观察第八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12从车辆的大致前方观察第九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13从车辆的前方观察第十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14是从车辆的横向观察第十一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15是从车辆的横向观察第十二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 动力转向装置
2 转向轴
3 小齿轮轴
4 齿条轴
5 电动机
6 减速器
7 扭矩传感器
70 传感器线圈(线圈)
8 马达控制单元
9 呼吸阀
11 传感器壳体
12 齿条壳体
14 马达壳体
15 ECU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实现本发明的动力转向装置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的动力转向装置(下面,称为装置1。)设于汽车的发动机室内,对转向轮赋予辅助动力(转向助力)。装置1是电动机直接驱动齿轮产生转向助力的电动直接连接式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是电动机对小齿轮轴的旋转赋予辅助动力的小齿轮助力式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转向器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转向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