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血水蛭活体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3449.7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官;刘晶;吴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维官;刘晶;吴玉琴 |
主分类号: | C07K14/815 | 分类号: | C07K14/815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朱萍球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血 水蛭 活体 多次 提取 天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动物体中提取有效活性成分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以吸血水蛭为原料生产天然水蛭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蛭,俗称蚂蟥,是蛭纲动物的总称。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破血通经、消积散瘀、消肿解毒等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目赤肿痛、脑出血、肝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症,它是我国35种重要活血化瘀中药材之一。
水蛭依据其食性不同,可分为非吸血水蛭和吸血水蛭两大类:
非吸血水蛭,它主要以螺类(如田螺、福寿螺等)、河蚌等软体动物的汁液为食,不吸血,主产于长江沿岸省份(如湖北、江苏等)的河流、湖泊。常见的是宽体金线蛭(Whitman pigra Whitman),它是我国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其体内含有目前尚未清楚的某些活血化瘀成分,但不含水蛭素。
吸血水蛭,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的广东、广西等省区,生活在稻田、水沟、江河、池塘和湖泊中,以吸食人和脊椎动物血液为生,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 Lesson,俗称金边蚂蟥,它已被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录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2011年版))。科学研究表明,由吸血水蛭的唾液腺及其所分泌的唾液中含有丰富的水蛭素hirudin、透明质酸酶Orgelase以及血管扩张剂Vasolilator和麻醉剂Anaesthetic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水蛭素是这些活性物质中数量最多、活性最显著并且研究得最多、最深入、最有药用价值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活性物质。
天然水蛭素于1904年被发现后,经化学分析测定,它是由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其分子量较低,为7000D。一直来,世界很多国家的许多科学家都研究证实,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已知物质中最强的天然抗凝血酶物质,对人类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血栓等血栓性疾病有较高的疗效,其防治效果是任何物质(包括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阿司匹林和肝素)所难以比拟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天然水蛭素的抗栓功能不需要其它因子的参与,加上其分子量远比肝素要小,渗透性强,容易到达血栓内部,并将其溶解;另一方面,天然水蛭素不会像肝素等抗凝剂那样易引起出血等难以克服的副作用,从而使天然水蛭素成为世界公认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天然药物。
目前,能够从水蛭体内提取天然水蛭素的吸血水蛭仅分布于华南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少数的几个省区,其分布范围较窄,且品种和数量均有限,加上天然水蛭素都是存在于吸血水蛭唾液腺及其所分泌的唾液中,在这以前,国内外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提取工艺和技术,即选用吸血水蛭的头部或整体进行匀浆或粉碎后,再利用水—丙酮混合剂或生理盐水萃取,然后经过乙醇分级沉淀、普通层析和等电聚焦等步骤提取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如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在专利申请号为CN00808873.X《来源于马尼拉水蛭的透明质酸酶,分离、纯化和重组生产方法》中公开的的是用酸性缓冲液匀浆马尼拉水蛭中的水蛭的头离心后,用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透明质酸酶;如胡维民在专利申请号CN92107076《医用天然水蛭素的提取方法》中公开了用整条水蛭匀浆后提取水蛭素;又如胡远华在专利申请号CN95105650《动物血水蛭水解法及其水蛭水解血》中公开的是使食血水蛭充分吸取动物血数分钟或数小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血液从水蛭体内流出,收集流出的橙红色血液,本法能有效降解动物血并使之含有医用价值的水蛭素等水蛭分泌物。
对现有技术中天然水蛭素的生产方法检索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维官;刘晶;吴玉琴,未经周维官;刘晶;吴玉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3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