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酒香型铁观音茶叶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9764.2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0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镇阔 |
主分类号: | A23F3/40 | 分类号: | A23F3/40;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张维可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酒香 铁观音 茶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变茶叶香型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铁观音茶叶备受人们的喜爱,但铁观音茶叶几百年来都没改变过香型,大致香型分为清香型、浓香型、陈年。虽然有很多茶叶生产工艺对铁观音茶叶进行加工,但是,最后生产出来的铁观音茶叶还是在传统茶香的基础上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酒香型铁观音的生产工艺,其目的是生产出带酒香的铁观音茶叶,解决铁观音茶叶香型单一的问题,丰富铁观音茶叶的香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酒香型铁观音茶叶的生产工艺:
A、选取铁观音茶叶;
B、将铁观音茶叶放在底部镂空的竹盘内,竹盘架设在不锈钢桶内,不锈钢桶的底部放置酒液;酒液上表面与铁观音茶叶的底面具有间隔;
C、密封不锈钢桶;环境温度控制在23-32度,密封放置时间120小时-288小时;
D、打开不锈钢桶,取出铁观音茶叶,烘干;
E、将铁观音茶叶冷却至室温。
上述B步骤中的酒液可以选择糯米制成的糯米红酒,所选糯米红酒的酒精度大于或等于16度,每1000克铁观音茶叶对应400-600毫升的糯米红酒。
上述B步骤中的酒液可以选择白酒,所选白酒的酒精度大于或等于53度,每1000克铁观音茶叶对应400-600毫升的白酒。
上述B步骤中,酒液上表面与铁观音茶叶的底面具有5-12cm的间隔。
C步骤中环境最佳温度控制在28度。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的酒香型铁观音茶叶制作工艺是选取传统的铁观音加工工艺加工出的铁观音茶叶,铁观音茶叶和酒一起密封让茶叶吸取酒散发出来的酒蒸发气体也即酒香,这样的茶叶既有酒的香气,口感也有浓浓的酒香味。本发明技术可以使铁观音茶叶的香型更丰富,特别是国外市场更可以接受酒香,有利于推广铁观音茶文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的器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
A、首先选取传统工艺加工后得到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9598—2004“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的铁观音茶叶;
B、将5000克也即10斤铁观音茶叶1放在底部镂空的竹盘4内,竹盘4底部镂空的孔径小于铁观音茶叶颗粒的大小,竹盘4直径32公分,高5公分,不锈钢铁桶3直径35厘米,高度65公分,竹盘4架设在不锈钢桶3内,不锈钢桶3的底部放置2500ml酒液2;酒液2上表面与铁观音茶叶1的底面具有5cm间隔(酒液2上表面与铁观音茶叶1的底面可以具有5-12cm间隔,选用16度糯米红酒时最佳为5cm间隔);酒液2为酒精度为16度的糯米制成的糯米红酒;
C、密封不锈钢桶3;环境最佳温度控制在28度(环境温度控制在23-32度,最佳28度),密封放置时间288小时(密封放置时间可以是120小时-288小时,也就是5-12天,16度糯米红酒由于度数低,需要多放置些时间因此最佳放置时间为12天,如果选取的糯米红酒度数大于16度,可以适当减少放置时间,铁观音茶叶长时间吸取糯米红酒挥发出来的酒蒸发气体也即酒香,酒香就会被茶叶吸取,茶叶冲泡出来就带有糯米红酒的香气,茶汤里也带着一股浓浓的酒香);
D、打开不锈钢桶3,取出铁观音茶叶,烘干;烘干温度60度,时间8分钟即可;
E、将铁观音茶叶冷却至室温;
最后得到具有糯米红酒酒香的铁观音茶叶。
本发明的实施例2:
A、首先选取传统工艺加工后得到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9598—2004“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的铁观音茶叶;
B、如图1所示,将10000克也即20斤铁观音茶叶1放在底部镂空的竹盘4内,竹盘4底部镂空的孔径小于铁观音茶叶颗粒的大小,竹盘4直径32公分,高10公分,不锈钢铁桶3直径35厘米,高度65公分,竹盘4架设在不锈钢桶3内,不锈钢桶3的底部放置5000ml酒液2;酒液2上表面与铁观音茶叶1的底面具有10cm间隔(酒液2上表面与铁观音茶叶1的底面可以具有5-12cm间隔,选用53度白酒时最佳为10cm间隔);酒液2为酒精度为53度的白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镇阔,未经李镇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9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