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圆干燥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89029.1 | 申请日: | 2012-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吴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00 | 分类号: | H01L21/00;H01L21/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圆干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图形晶圆清洗过程一般分为三步,首先是用化学药液清洗,然后用超纯水冲洗,最后用氮气吹干。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线宽)进入到深亚微米阶段,特别是到65纳米以后,晶圆清洗后的干燥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这是因为随着线宽尺寸的减小,传统的仅用氮气吹干晶圆表面残留液的方法在液体蒸发时,作用在两条互联线之间(沟槽)的毛细管力逐步增大,以致线槽坍塌,从而造成特征结构的破坏,如图1所示。
有专利报道采用异丙醇(IPA)雾气干燥法(热的氮气吹出IPA雾气,进行脱水,然后再用热氮气加大流量进行干燥),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降低残留液体的表面张力来降低线槽间的毛细管力,从而减少干燥过程对图形晶圆特征尺寸的破坏。但IPA是有机物,加热时很容易燃烧且IPA有毒危害人类的健康,另外IPA还可与某些清洗药液(如ST250)反应生成固体颗粒,使晶圆再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图形晶圆迅速干燥而同时避免对晶圆特征结构的破坏。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圆干燥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晶圆表面的图形和所述图形沟道的深度;
S2:根据所述晶圆表面的图形和所述图形沟道的深度设置吸液参考点;
S3:根据吸液参考点的位置将吸管调整到图形沟道的底部中点并吸液;
S4:吸液完成后对图形沟道进行气体干燥。
所述进行气体干燥是通过氮气对图形沟道进行气体干燥。
一种晶圆干燥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
图像检测模块,用于识别晶圆表面的图形和所述图形沟道的深度;
和图像检测模块连接的参数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晶圆表面的图形和所述图形沟道的深度设置吸液参考点;
和图像检测模块及参数设置模块连接的位置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识别晶圆表面的图形和图形沟道的深度对吸管的位置进行调整;
和位置调整模块连接的吸液模块,用于位置调整后的吸管吸取图形沟道内的液体;
和吸液模块连接的干燥模块,当吸液模块停止吸液后对晶圆表面进行气体干燥。
所述图像检测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通过TCP/IP、WIFI、蓝牙或RS232/485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连接。
所述吸液模块包括真空泵和与所述真空泵连接的吸管阵列面板。
所述吸管阵列面板上有预定数量的吸管。
所述吸管的材料包括玻璃、有机物或金属。
所述吸管的长度为10微米到100微米。
所述吸管的直径为65纳米到10微米。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用吸管吸取晶圆线槽内的大部分液体,之后迅速用氮气将线槽内的剩余液体吹干,不仅避免了因氮气直接吹扫导致晶图上的线槽坍塌,破坏线槽的特征结构,同时也没有使用干燥剂,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和晶圆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晶圆干燥的过程图;图1(a)是氮气吹干前的晶圆线槽图;图1(b)是氮气吹干后的晶圆线槽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置连接图;
图3是本发明晶圆干燥的过程图;图3(a)是吸管吸液前的晶圆线槽图;图3(b)是吸管吸液后的晶圆线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一种图形晶圆清洗后的干燥方法,其具体的工艺过程如下:首先利用纳米吸管将残留在图形沟道中的水吸走,然后再利用氮气将晶圆表面迅速吹干。
本发明方法为:
S1:识别晶圆表面的图形和所述图形线槽的深度;
S2:根据所述晶圆表面的图形和所述图形线槽的深度设置吸液参考点;
S3:根据吸液参考点的位置将吸管调整到图形沟道的底部中点并吸液;
S4:吸液完成后通过氮气对图形线槽进行气体干燥。
本发明的晶圆干燥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图像检测模块,放置在所述晶圆表面上方,用于识别晶圆表面的图形和所述图形线槽的深度;获取所述晶圆表面的图形及线槽的数据,并将所述图形及线槽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参数设置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9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设备、基站以及基站系统
- 下一篇:在用于分配电能的设备中的现场设备的配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