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5606.X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中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有信 |
主分类号: | E05B79/02 | 分类号: | E05B79/02;E05B79/22;E05B83/36;E05B8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利用对开式的前车门和后车门打开关闭出入口的车辆的后车门相对于车体锁定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对开式的前车门和后车门打开关闭出入口的车辆中,若能独立地先于前车门打开后车门,则可能会在车辆停止之前打开后车门,或许不能确保较高的安全性。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当前车门关闭时限制后车门的打开,当前车门打开时允许后车门打开的车辆的开闭体结构,其一例示于图13。
即,图13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开闭体结构的基本结构的图,图示的开闭体结构包括:设于后车门的内部把手101;将后车门相对于车体锁定的锁定单元102;使内部把手101的工作相对于锁定单元102处于传递/非传递状态的空摆机构103;以及与前车门的打开关闭联动地将该空摆机构103切换至传递/非传递状态的致动器(螺线管)104。在该开闭体结构中,当关闭前车门时,因打开关闭被锁定单元102锁定而不能打开后车门,在该状态下即便乘员操作了内部把手101,该操作力也不会被空摆机构103传递至锁定单元102,因此,可维持锁定单元102对后车门的锁定状态,不能打开该后车门。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以下结构:在同样的对开式的门锁装置中,不是利用致动器,而是如图14所示利用机械结构来切换空摆机构的状态。
图14表示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门闩锁装置的基本结构,图示的门闩锁装置将被前车门按压的工作杆201的动作经由连结杆202传递至空摆机构的锁定杆203,并通过使滑动销204工作,来切换与内部把手205连结的打开杆206和棘轮释放杆207的连结状态(锁定/开锁状态),以限制后车门的打开关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787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232716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结构中,由于利用致动器104切换空摆机构103的状态,因此在左右的后车门上分别需要致动器104,从而存在导致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另外,需分别独立地检测左右前车门的打开关闭状态以分别控制致动器104,因此,也存在系统复杂化这样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所提出的结构中,由于工作杆201和门锁装置主体配置于分离的位置(由连结杆202连结),因此存在门内零件的布局自由度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由于利用通过锁定杆203旋转而工作的滑动销204,来将与内部把手205联动的打开杆206和操作闩锁单元208、209的棘轮释放杆207切换至连结/非连结状态,因此也存在零件个数增加而使结构复杂化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紧凑地配置于后车门内的门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门锁装置是将利用对开式的前车门和后车门打开关闭出入口的车辆的上述后车门相对于车体锁定的装置,其包括:空摆机构,该空摆机构将内部把手和闩锁单元切换至连结/非连结状态,其中上述内部把手设于上述后车门,上述闩锁单元能将上述后车门相对于车体保持成关闭状态;底座构件,该底座构件配置上述空摆机构;以及工作构件,该工作构件与上述前车门抵接,并通过与上述前车门的打开关闭联动地工作来将上述空摆机构切换至连结/非连结状态,上述门锁装置的特征是,将上述门锁装置配置于上述后车门的前端部,并将与上述前车门直接抵接的上述工作构件以能移动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底座构件。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将上述工作构件以能滑动的方式设于上述底座构件,并在该工作构件上设置与上述前车门抵接的销状的抵接部,使该抵接部从形成于上述后车门的通孔朝向上述前车门突出至外部。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空摆机构包括:能旋转的闩锁侧传递杆,该闩锁侧传递杆在一端部具有连结于与一个闩锁单元相连的连结构件的第一连结部,在另一端部具有连结于与另一个闩锁单元相连的连结构件的第二连结部,并设有承受操作力的卡合部;以及把手侧传递杆,该把手侧传递杆根据上述内部把手的操作来进退移动,并能在其和上述闩锁侧传递杆的卡合部卡合的连结位置与解除该卡合的非连结位置之间摆动,将上述工作构件配置成能沿着上述把手侧传递杆的摆动方向进退移动,该工作构件与上述把手侧传递杆卡合以将该把手侧传递杆切换至连结/非连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有信,未经株式会社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5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变送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源去耦合过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