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80906.9 | 申请日: | 2012-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61K36/899;A61P17/00;A61P39/02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制作方法 | ||
1.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煎煮液的制备:按重量份称取燕麦粉5-10份、黑芝麻3-5份、大豆5-10份、白及4-6份、当归粉3-5份,取所述燕麦粉、黑芝麻和大豆,加3-5倍水煎煮4-5h,过滤,将滤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得到固体物含量5%-20%的第一煎液;取所述白及和当归粉,加1-2倍水煎煮6-7h,过滤,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得到固体物含量30%-40%的第二煎液;然后合并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得到所述煎煮液;
B、食用炭粉的制备:按重量份称取粒径为600-1100目的炭粉40-60份、小米粉15-20份、薄荷油0.5-1.8份、川穹粉3-5份、水40-50份并与步骤A所得煎煮液混合,然后进行微波真空处理,具体是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然后进行抽真空处理至真空度为-0.09MPa~-0.06MPa;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245MHz~400MHz,微波处理时间为0.5~1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液的制备是取所述燕麦粉、黑芝麻和大豆,加3-5倍水煎煮4-5h,过滤,将滤过液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得到固体物含量13%的第一煎液;取所述白及和当归粉,加1-2倍水煎煮6-7h,过滤,用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得到固体物含量32-35%的第二煎液;然后合并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炭粉制备按重量份称取粒径800-1000目的炭粉50份、小米粉18份、薄荷油1份、川穹粉4份、水45份并与步骤A所得煎煮液混合,然后进行微波真空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真空处理是将所有物质混合后送入微波真空罐中,然后进行抽真空处理至真空度为-0.07Pa;再进行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300MHz,微波处理时间为0.5~1min。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粉为竹炭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1)对竹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要求铅、砷、汞含量为零;
(2)将竹材依次经历干燥、预炭化、炭化、煅烧和冷却,控制燃烧以5-15℃/min的速率升温至700-750℃并保温40-80min,然后再以5-15℃/min的速率升温至1000-1500℃并保温2-8h,接着以18-25℃/min的速率降温至300-400℃,再随炉冷却至室温获得竹炭;
(3)粉碎制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制粉前还包括活化处理:将获得的竹炭与质量分数为8-10%的草酸钾溶液按质量比1:3-4混合浸没3-5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pH值为中性,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粉为红松活性炭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松活性炭粉的制备方法为:
(1)对松材原生地的土壤取样检测,要求铅、砷、汞含量为零;
(2)将松材依次经历干燥、预炭化、炭化、煅烧和冷却,控制燃烧以5-15℃/min的速率升温至900-1000℃并保温40-80min,然后再以5-15℃/min的速率升温至1600-1800℃并保温2-8h,接着以18-25℃/min的速率降温至300-400℃,再随炉冷却至室温;
(3)粉碎制粉。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9所述的一种食用炭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进行微波真空处理后,将物料进一步制成直径为1-2mm的丸剂或2-4mm的片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9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