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方位自动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0207.4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典;程尤佳;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有限公司;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4 | 分类号: | B60S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306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方位 自动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方位自动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路况条件越来越好,各城市间的高速、一级公路以及隧道也越来越发达。三维立体交通也是当今公路网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隧道工程,也越来越多。但是当隧道里发生险情,如火灾、化学事故、垮塌等情况,救援车辆实施抢救时,很难靠自身转向系统调头出去,这样会给救援官兵造成很多麻烦,浪费很多救援以及物资补给的时间。现在国内的自动转向系统,大多靠千斤顶支撑汽车大梁,靠人力来推动车辆调头。使用这种原始方式,不仅需要很多人力,而且需要把整车中心找的非常准确。这样既浪费时间,同时也不可靠,有对转向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备在消防车、货车、特种车上的全方位自动转向装置,在道路条件恶劣、救灾抢险、隧道抢救、以及道路不同或断裂的条件下,不通过原车方向盘驱动轮子这种转弯半径大的方式,而是进行360°全方位转向,转向半径小、速度平稳可靠。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方位自动转向装置,包括载体,前直线导轨的固定端固定于载体上,前直线导轨的伸缩端固定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与其下端的压盘固定,中心转轴与压盘可相对转动;前升降机构的固定端固定于前直线导轨的固定端,前升降机构的伸缩端固定于前直线导轨的伸缩端;前直线导轨两侧之间通过底部横梁连接;后直线导轨的固定端固定于载体上,后直线导轨的伸缩端通过驱动轴固定行走轮,且行走轮轴心线与中心转轴旋转点重合;后升降机构的固定端固定于后直线导轨的固定端,后升降机构的伸缩端固定于后直线导轨的伸缩端;减速机构通过驱动轴连接到行走轮,驱动机构直接连接减速机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调平机构安装固定在载体上,调平机构分别与前升降机构、后升降机构连接,并对前升降机构、后升降机构进行调平。
调平机构是液压调平装置、气动调平装置、或者是机械调平装置。
载体为地面移动装置。
前升降机构以及后升降机构为油缸、气缸、丝杠、齿轮齿条,提供支撑载体支离地面的动力。
前直线导轨与后直线导轨截面为方向、矩形、圆形、多变形的封闭形,也可以为U型、槽型的半封闭形截面;前直线导轨与后直线导轨可分为多级导轨,第一级导轨为固定式,与载体连接,其余为活动式,相对第一级导轨直线滑动并导向。
行走轮是实心橡胶轮、钢轮,带动载体进行转向。
减速机构是形心齿轮减速机构、齿轮减速机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
驱动机构是电动机、液压马达、汽油机、柴油机,为行走轮输出转矩提供转向动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通过原车方向盘驱动轮子这种转弯半径大的方式,直接通过全方位自动转向装置进行转向,车辆调头完全自动化,不需要靠人力;三点支撑的面积大,倾覆边范围大,车辆重心容易控制;调头平稳,用时少。从而让生陷困境的驾驶员调头脱困,以及为消防官兵抢救人员生命安全,减小财产损失创造有利条件。给救灾抢险车辆、身陷道路不通同时又没空间调头车辆、以及物资运输补给车辆等在相对有限的地理条件下,节省了很多时间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全方位自动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中,1.载体,2.前升降机构,3.前直线导轨,4.中心转轴,5.后直线导轨,6.驱动轴,7.行走轮,8.减速机构,9.驱动机构,10.压盘,11.后升降机构,12.底部横梁,13.调平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全方位自动转向装置的结构,如图1-3所示,前直线导轨3的固定端固定于载体1上,前直线导轨3的伸缩端固定中心转轴4,中心转轴4与其下端的压盘10固定,中心转轴4与压盘10可相对转动。前升降机构2的固定端固定于前直线导轨3的固定端,前升降机构2的伸缩端固定于前直线导轨3的伸缩端;后直线导轨5的固定端固定于载体1,后直线导轨5的伸缩端通过驱动轴6固定行走轮7,且行走轮7轴心线需与中心转轴4旋转点重合。后升降机构11的固定端固定于后直线导轨5的固定端,后升降机构11的伸缩端固定于后直线导轨5的伸缩端。减速机构8通过驱动轴6连接到行走轮7,驱动机构9直接连接减速机构8。
前升降机构2以及前直线导轨3两侧之间通过底部横梁12连接同时控制中心转轴4升降,也可以在中间直接驱动中心转轴4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有限公司;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有限公司;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像素电极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