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0172.4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4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唐成龙;李俊;黄胜标;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8 | 分类号: | C25D5/08;C25D21/10;C25D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导电 辊辊面 电镀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覆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不仅可用于导电辊的常规修复还可用于报废导电辊的修复。
背景技术
导电辊是连续电镀生产线上的关键部件,用以传送带钢并且在电镀过程中传导强大的阴极电流。目前,连续电镀生产线用导电辊表面一般不使用镀层,辊基体采用哈氏合金制作,经过磨修和抛光后使用。由于导电辊的使用工况恶劣,如一方面导电辊会接触含有腐蚀性介质的电镀液,另一方面导电辊表面与带钢之间不断摩擦而引起磨损。因此,导电辊一般经过0.5~2个月的使用后,其辊面质量就会发生恶化进而影响带钢的镀层质量,需要下机进行表面研磨处理。经过多次研磨,当导电辊表面哈氏合金层减薄到一定程度,辊体直径小于设计尺寸时,贵重的导电辊基体就要报废。
报废哈氏合金导存在电辊重新利用困难、使用寿命短这一问题以及已有研究在获得高致密性、厚电镀层的局限。因此如能循环利用贵重的导电辊基体,对于延长哈氏合金导电辊的使用寿命、保障连续电镀大生产进程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发明专利“CN200410073498”公开了一种采用复合镀铬修复导电辊的方法,包括导电辊底层镀铬和面层镀铬,底层镀铬时,在镀液中除了加入铬酐和硫酸外,还加入稀土镧和铽;面层镀铬时,在镀液中加入铬酐和硫酸,稀土镧和铽,还加入KIO3和Al2O3微粒,最终可获得硬度高、耐磨性好、与基体结合强度高的镀层。但是在电镀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氢化铬使内应力过大,导致镀铬层出现微裂纹,裂纹的存在会降低导电辊部件的耐蚀性。此外,由于镀铬层过高的内应力,难以获得较厚的电镀铬层。
中国发明专利“CN200910196141.4”公开了一种不锈钢镀铬导电辊的修复方法,包括失效导电辊表面退铬、修补凹点及划伤后的打磨、抛光、镀镍、毛化和镀铬,它的技术特征在于:用冷焊修补辊体凹点及划伤:对影响使用的凹点、磨损、砂眼、划伤等用1Cr18Ni9Ti厚0.1~1mm、宽1~2mm不锈钢修复带用电火花高频放电对辊面缺陷进行无热堆焊,再抛光、毛化、镀铬。类似前段的专利技术,其在电镀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氢化铬使其内应力过大,导致镀铬层出现微裂纹,裂纹的存在会降低导电辊部件的耐蚀性。此外,由于镀铬层过高的内应力,难以获得较厚的电镀铬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在保证导电辊导电性、耐蚀性和耐磨性前提下,可以循环利用使用失效后的导电辊基体,节约贵重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所述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导电辊辊面的修磨;(2)、毛化;(3)、除油;(4)、活化,其特征在于,在活化后,所述修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5)、冲击镀镍,镀液中氯化镍含量为200~250g/L,盐酸含量为120~220g/L;
(6)、镀低应力镍,低应力镍镀液中氨基磺酸镍含量为300~500g/L,氯化镍含量为30~40g/L,硼酸含量为25~35g/L,在导电辊表面形成低应力镀镍层;
(7)、取出导电辊,对导电辊进行清洗、干燥、磨修抛光处理,最终完成对导电辊的修复。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优选的是,步骤(5)中冲击镀镍,镀液中氯化镍含量为230~240g/L,盐酸含量为160~200g/L。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优选的是,步骤(6)中镀低应力镍,低应力镍镀液中氨基磺酸镍含量为400-450g/L。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优选的是,步骤(6)中镀低应力镍,低应力镍镀液中氯化镍含量为35~40g/L。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优选的是,步骤(6)中镀低应力镍,低应力镍镀液中硼酸含量为30~33g/L。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哈氏合金导电辊辊面的电镀修复方法,采用的是,步骤(3)除油工序中,采用阳极电解除油,除油溶液中氢氧化钠含量为15~50g/L,碳酸钠含量为15~45g/L,磷酸三钠含量为15~40g/L,温度为60~80℃,电流密度5~10A/dm2,除油时间5~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焊接机器人专用连接板
- 下一篇:一种带有静脉加密识别功能的录音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