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荧光量子点筛选分离检测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0081.0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渝;姚玉婷;李先富;赵琨;陶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沙门氏菌 荧光 量子 筛选 分离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荧光量子点筛选分离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国家食品卫生监督局的一项统计显示,在1994年至2003年间,由微生物细菌引起的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占食品中毒的37%到52%之间,其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引起的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分别约占22%、6%、2%,而其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福氏志贺氏菌是食源性致病菌中传播最为广泛的3种致病菌。
许多食源性疾病大多都是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重要的病原菌属,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其菌体大小为(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没有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之外,通常具有周身鞭毛。潜伏期由数小时到1-2周,引起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常规的检测方法,如经典的微生物方法需要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再选择性增菌,而后分离培养,最后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由于操作烦琐、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且传统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从采样到鉴定要4-7d,才能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显然,这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有效的监测、预防作用的期望。
现在,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趋于多样化,并不局限于微生物方法。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结合,许多新型的检测方法陆续诞生。如分子生物学方法,这是对病原微生物中的核酸物质进行特征鉴定。其中包括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核酸探针、基因芯片技术、噬菌体裂解试验;免疫学方法,这是以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再辅以免疫放大技术来鉴别细菌,通过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方法。其中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免疫荧光标记、自动酶标免疫检测仪、自动酶标免疫检测仪;电阻抗法,它的检出率和可靠性都非常高。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特点。虽然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ELISA对试剂的选择性高,很难同时分析多种成分;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分析分子量很小的化合物或很不稳定的化合物有一定的困难。在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方面,由于检样中存在死的致病菌、特异性DNA或RNA片段存在同源性和检样中存在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情况等问题,常常造成PCR检测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阳性率变高的现象,除存在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情况外,均属于假阳性范畴。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是将特异性抗体偶联在磁性颗粒表面,与样品中被检致病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载有致病菌的磁性颗粒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向磁极方向聚集,弃去检样混合液,使致病菌不断得到分离、浓缩。免疫磁性分离技术代替了常规的选择性增菌培养过程,可特异有效地将目的微生物从样品中快速的分离出来。因此,可用来建立一种致病性沙门氏菌快速分离检验的体系。
荧光半导体量子点有较长时间的荧光效应和较宽的激发光谱,能被任何短于发射峰的波长有效激发,发出稳定、均匀、狭窄的光谱。在同一波长光照下,不同尺寸的量子点有不同的发射峰。因其优良的光化学稳定性和光谱特性,免疫功能化量子点能对样品中的目标致病菌进行特异性可视化标记,并在荧光条件下进行检测。
为了食品安全,为了寻求更简便、快速、灵敏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研发了一种快速检测筛选沙门氏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以免疫功能化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和免疫功能化的荧光量子点免疫识别目标微生物,实现特异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荧光量子点筛选分离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沙门氏菌分离试剂、沙门氏菌检测试剂、Buffer 1、Buffer 2;
所述沙门氏菌分离试剂为分散有免疫功能化磁珠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免疫功能化磁珠以Fe3O4核心,外层包裹二氧化硅的超顺磁性纳米磁珠颗粒,表面偶联兔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
所述沙门氏菌检测试剂为分散有免疫功能化荧光量子点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免疫功能化量子点为粒径为5-10nm,发射峰为530nm的CdTe量子点颗粒表面偶联兔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
所述Buffer 1含有pH=6.0,0.01M磷酸盐缓冲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0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