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沟道耗尽型功率MOSFET器件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9867.0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1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闻永祥;赵金波;王维建;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道 耗尽 功率 mosfet 器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N沟道耗尽型功率MOSFET器件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可以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其中增强型是指当VGS(栅源电压)为0时,管子呈截止状态,当加上合适的VGS后,多数载流子被吸引到栅极,从而使多晶栅极下的载流子增强,形成导电沟道,这种MOS管称为增强型MOS管。耗尽型是指当VGS=0时,即存在沟道,加上合适的VGS时,能使多数载流子流出沟道,载流子耗尽管子转向截止。N沟道耗尽型功率MOSFET在VGS=0时,漏源之间的沟道已经存在,所以只要加上VDS(漏源电压),就有ID(电流)流通。如果增加正向栅源电压VGS,栅极与衬底之间的电场将使沟道中感应更多的电子,沟道变厚,沟道的电导增大。如果在栅极加负电压,即VGS<0,就会在对应的器件表面感应出正电荷,这些正电荷抵消N沟道中的电子,从而在衬底表面产生一个耗尽层,使沟道变窄,沟道电导减小。当负栅压增大到某一电压Vp时,耗尽区扩展到整个沟道,沟道完全被夹断(即耗尽),这时即使VDS仍存在,也不会产生漏极电流,即ID=0。则Vp称为夹断电压或阈值电压,其值通常在-1V~-10V之间。一般制作耗尽型MOSFET工艺方法是在沟道区域单独进行一次离子注入来形成沟道。
如何进一步提高提高MOSFET器件的性能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N沟道耗尽型功率MOSFET器件具有较短的反向恢复时间的结构和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N沟道耗尽型功率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并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分压环形成区和有源区;
在所述有源区中进行离子场注入工艺和退火工艺,以形成离子场注入区;
在所述有源区上形成栅极;
进行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以在所述栅极之间的有源区中形成P型阱区,并且在进行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的步骤之间,进行氧化工艺;
在所述P型阱区中形成P型接触区及P型接触区旁的N+源区;以及
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电子辐照工艺,以在相邻的两个P型阱区中相临近的两N+源区之间形成耗尽层。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和所述外延层为N型。
进一步的,在所述有源区中进行离子场注入工艺和退火工艺的步骤中,进行磷离子的场注入工艺,以形成磷离子场注入区,注入能量为60~180KEV。
进一步的,在所述有源区中进行离子场注入工艺和退火工艺的步骤中,所述退火工艺的退火温度为1100℃~1200℃,退火时间为60~180分钟。
进一步的,在所述有源区上形成栅极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有源区上形成栅氧化层;在所述栅氧化层上沉积多晶硅层;对所述多晶硅层进行光刻和刻蚀,以形成栅导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栅氧化层的厚度为4000埃~8000埃。
进一步的,在沉积形成多晶硅层和形成栅导电层的步骤之间,还包括,对所述多晶硅层进行离子掺杂。
进一步的,在对所述多晶硅层进行离子掺杂的步骤中,采用三氯氧磷扩散或磷离子注入。
进一步的,在形成P型阱区的步骤中,采用硼离子注入,注入能量为60~180KEV,注入剂量为1.0E12~5.0E13。
进一步的,在形成P型阱区的步骤中,所述氧化工艺的氧化温度为1000℃~1100℃,氧化时间为60~180分钟。
进一步的,在形成P型阱区的步骤中,所述退火工艺在1000℃~1150℃的氮气氛围中进行退火,退火时间为60~18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P型接触区的形成步骤包括:进行硼离子注入,注入能量为60~150KEV,注入剂量为1E15~1E16;进行退火工艺,退火温度为800℃~1000℃,退火时间为30~18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N+源区的形成过程包括:进行砷离子注入,注入能量为60~150KEV,注入剂量为1E15~2E16;进行退火工艺,800℃~1000℃,退火时间为30~180分钟。
进一步的,在进行电子辐照工艺的步骤中,辐照能量为1MeV~10MeV,剂量为1Mrad~50Mrad。
进一步的,在形成P型接触区、N+源区的步骤和进行电子辐照的工艺步骤之间,还包括,在所述外延层上覆盖介质层;在所述介质层中形成引线孔窗口;在所述介质层上进行正面金属化工艺,以形成正面金属引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9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