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解调正确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8616.0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冯绍鹏;雷旭;王单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解调 正确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解调正确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传输系统利用扰码对各种数字信息具有透明性,即将二进制数字信息作随机化处理,使信号频谱弥散而保持稳恒。在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中,对各个物理信道设计了扰码,利用扰码的特性来降低小区之间信号的互相干扰。
以下行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为例。在每个子帧上,通过控制格式指示(CFI)指示该子帧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个数。CFI按照3GPP协议36.212860版本的表5.3.4-1进行信道编码32比特,发送编码之后的比特块。
编码之后的比特块b(0),...,b(31)使用小区专用扰码序列进行加扰,形成加扰后的比特块
其中,加扰序列c(i)使用长度为31的Gold序列生成,长度为MPN的伪随机序列c(n),n=0,1,...,MPN-1定义为
c(n)=(x1(n+NC)+x2(n+NC))mod 2
x1(n+31)=(x1(n+3)+x1(n))mod 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 2
其中NC=1600,第一个m序列由x1(0)=1,x1(n)=0,n=1,2,...,30进行初始化,第二个m序列由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值在每帧开始时按照下式进行初始化:
其中,ns代表一个无线帧的时隙号,代表小区ID。
由于每个小区每个子帧只有一个PCFICH,且只占4个资源元素组(REG),因此当不同小区的PCFICH映射在相同的资源位置时,通过使用不同的扰码,达到降低小区之间PCFICH互相干扰的目的。
LTE系统PCFICH在整个系统带宽上分配,并且一个子帧只有一个PCFICH信道。因此PCFICH扰码序列生成时,扰码初值的设置只考虑了无线帧内的时隙号和物理层小区ID,以通过加扰达到降低小区之间控制信号互相干扰的目的。
而某些无线通信系统占用不连续的频谱带宽,其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一个频域为25kHz带宽的物理通道定义为一个频点,最多个频点。每个频点采用OFDM技术,所有不连续频点聚合在一起,系统做统一调度分配给用户,构成了这种具有载波聚合特性的通信系统。
在该系统中eNodeB端,每个频点都有PCFICH信道,所有频点占用相同的时域资源位置,每个频点单独进行IFFT生成时域信号,然后调制到相应的载频上进行时域的叠加,再通过天线端口发送出去。
当多个频点上控制信道携带的码字信息相同,如果采用LTE控制信道的扰码生成方法,由于每个频点无线帧内的时隙号和物理层小区ID均相同,则产生相同的加扰序列。在进行IFFT转换之前,多个频点会生成相同的频域信号(f1,f1...fN),那么经过IFFT、滤波器滤波、并调制到各自的载频之后,多个载频的信号叠加时,如果多个信号的相位一致,所得到的叠加信号的瞬时功率就会远远高于信号的平均功率,会引起很高的峰均比(PAPR)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提高解调正确率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频点产生不同的扰码序列,能够降低峰均比,进一步提高接收端解调数据的正确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解调正确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下行信道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数据;
然后根据小区ID和频点索引值计算每个频点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
在下行信道中根据所述初始值计算频点对应的扰码序列,并由所述扰码序列加扰编码后的数据;
接收端利用所述扰码序列解扰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根据小区ID和频点索引值计算每个频点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包括:
每个频点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值其中是小区ID,SubBandIndex是频点索引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8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超高层升降机的双层附墙架
- 下一篇:一种开口外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