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银花速溶茶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77622.4 | 申请日: | 2012-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娟;周英;林冰;赵致;俸婷婷;刘雄利;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银花 速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金银花速溶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为中医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抗病毒、保肝利胆的功能。可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除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外,金银花还有保健养生、美容养颜之功效,所以它不仅博得中老年人的喜爱,在现代女性当中也倍受青睐。
速溶茶的研制始于1950年的美国,是以成品茶叶或茶鲜叶为原料,提取水溶性成分精制成一种没有茶渣,用热水、凉水甚至冰水即冲即溶的茶制品。速溶茶保留了茶的主要风味和有效成分,并以其健康、快捷、方便、卫生的特点迎合现代饮料消费时尚。金银花作为茶饮品已具悠久历史,老少皆宜,更适合于夏天饮用。本发明将金银花原料进行深加工,采用现代工艺将其制备成速溶茶粉,必将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被众多的消费者所喜爱,不仅能提高金银花茶的产品附加值,并且能成为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银花速溶茶的生产方法,它生产的产品速溶性好,汤色黄绿,清彻明亮,香气纯正,滋味浓醇可口。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金银花速溶茶的生产方法,取金银花药材,按料液比为1:10~1:25的比例加入沸水进行第一次浸提,自然浸泡20~50分钟后,将浸提液过滤,滤渣按料液比1:10~1:25的比例加入沸水进行第二次浸提,自然浸泡20~50分钟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再将滤液进行浓缩;将浓缩后的茶汤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分装,即获得成品。
在干燥时,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加入金银花药材质量1~5%的β-环糊精或麦芽糊精。
所述的浓缩为减压浓缩或膜浓缩;所述的干燥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或真空微波干燥。
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0~80℃,在真空度0.07MPa下进行真空浓缩;将浓缩后的茶汤装入托盘,在-40~-50℃下进行预冻,预冻好的茶液放入干燥室内,干燥室的真空度为50~100Pa,使茶液固体处于升华状态;开始时的升华温度为-15~-20℃,再干燥温度为20~25℃。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技术效果,特进行以下实验。
1.1实验设计
确定金银花速溶茶的最佳制备工艺。
1.2试验材料与仪器
1.2.1试验材料
1.2.2试验仪器
1.3方法与结果
1.3.1质量评价指标
1.3.1.1速溶茶得率的测定
准确称取金银花原料质量G1、添加剂质量G2和所制备的成品速溶茶的质量G3,按下式计算金银花速溶茶得率:
1.3.1.2溶解性能的评定
称取制得的金银花茶粉2份,每份0.5克,分别加入150mL热水及冷水冲泡,进行溶解性能的评价,评分标准如下:
表1.1 速溶茶溶解性能评价
1.3.1.3速溶茶品质的感官评价
称取制得的金银花茶粉0.5克,加入150mL热水冲泡,冲泡2分钟后按“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的顺序逐个进行审评,用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的方法反映其品质。感官评定小组由 8 位人员组成,以汤色、香气、滋味等方面作为评定指标。评分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表1.2 速溶茶品质感官评价
1.3.2速溶茶制备工艺的优化
1.3.2.1提取用水的选择
文献研究表明,当水质硬度较大时,将影响茶中有效成分的浸出,且会影响所制备茶粉的溶解性能、汤色等,因此为确保浸提所使用的水质,本研究采用新鲜蒸馏水。
1.3.2.2基本提取工艺的选择
①水提工艺流程
金银花 → 热水浸提 → 过滤去渣 → 减压浓缩 → 冷冻干燥 → 成品速溶茶
②醇提工艺流程
金银花 → 乙醇回流提取 → 过滤去渣 → 减压浓缩 → 冷冻干燥 → 成品速溶茶
③水提醇沉工艺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自助感应出报系统
- 下一篇:一种被胁迫开锁的判断、报警与信息屏蔽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