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黄中单体成分-纤孔菌素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7132.4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宇;寿旦;李洪玉;俞忠明;陈平华;王绪平;陈莉君;黄孝闻;章建民;张扬;吴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3/20 | 分类号: | C07D493/20;A61P35/00;A61P29/00;A61P37/02;A23L1/29;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桑黄中 单体 成分 菌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纤孔菌素A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以下的结构式: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提取化合物的原料药材为桑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桑黄药材粉碎,采用乙醇回流提取;
2)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萃取,弃去石油醚;
3)提取物经二氯甲烷萃取,取二氯甲烷层,干燥得二氯甲烷萃取物;
4)萃取物溶于流动相,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接收、合并流分后回收溶剂, 得到干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取桑黄药材,粉碎成蚕豆大颗粒,加入相当于8倍药材质量的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3h,80℃温浸提取2h,滤过;滤渣再加6倍药材质量的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80℃温浸提取1h,滤过;滤渣再次加4倍药材质量的质量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80℃温浸提取0.5h,滤过;合并3次滤液,减压浓缩至稠液,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取步骤1)的稠液,精密计量体积,加20倍量的热水溶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冷;加入与热水相同体积的石油醚,振摇萃取;静置分层;分取下层水液,上层石油醚层弃去;下层水液采用同样的萃取过程,重复萃取1次;弃去石油醚层,得石油醚萃取去杂后的水液,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取步骤2)的水液,加入等体积的二氯甲烷,振摇萃取;静置分层;分取下层二氯甲烷萃取层,上层水液采用同样的萃取过程,重复萃取2次;合并3次的二氯甲烷萃取液;50℃水浴蒸干,残渣冷藏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流动相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精密计量体积,配制成体积比为1:1.5:1:1.5的混合溶液,充分振摇后静置3h,上下两层完全分层澄清,分离上下层,得到上相溶液与下相溶液,分别超声脱气,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取步骤3)的残渣,精密称重,取下相溶液,体积相当于残渣质量数的10倍量,溶解残渣,用0.45μm孔径的微孔滤膜滤过,滤液备用;取上相溶液,泵入高速逆流色谱仪分离管,待固定相充满整个分离管后,调节主机为正转,至800r/min转速,同时将下相溶液泵入,待流动相从柱口流出且固定相不流出,两相溶剂在分离管中达到动态平衡后,取滤液10mL,注入进样阀进样,流速3mL/min的条件下,395nm波长下检测,分离样品,总分析时间200min,每15min收集1个流分;合并其中90-160min时间段内所收集流分,减压回收溶剂,得到干粉。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精制步骤:取制备的干粉,加乙腈溶解成质量浓度为1mg/mL的溶液,备用;采用C18制备色谱柱,在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为25:75,流速5mL/min条件下,精密吸取步骤7)的溶液,进样3mL,分离精制,395nm波长检测,总运行时间45min,收集31-36min的洗脱液,减压干燥,得到淡黄色无定形粉末,即纤孔菌素A精制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孔菌素A化合物用于制备抑制肺癌肿瘤细胞、肝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以及抗炎、免疫调节或与肿瘤化疗药物协同作用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或者,该化合物用于作为桑黄药材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1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