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及其电致变色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5279.X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叶;李梅;郑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9/02 | 分类号: | C09K9/02;C07F9/6558;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变色 材料 及其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及其电致变色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如透过率、颜色等)在外加电场下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而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我们称之为电致变色材料,而具有这种功能的器件则是电致变色器件。基于此性能,该器件可应用于电致变色智能调光玻璃窗、电致变色显示器以及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
电致变色窗(ECW)是一个有效的太阳能控制器,它能够调节可见和部分近红外光的射入,而仅仅1~3V的电压即可实现该功能。与传统的遮阳和太阳能控制装置相比,它有许多优点:普通的百叶窗或窗帘将窗外风景完全遮蔽,而ECW则克服了此缺点,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眩光控制和热管理;ECW驱动本身很省电(甚至可以光伏驱动),也可以纳入中央电器管理,它具有几乎无限的色彩选择,并且可以阻断太阳光的直射和漫散射辐照,可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和内部的热扩散,减少办公大楼和民用住宅在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所消耗的大量能源;同时,能耗低,尤其当其处于恒定着色或褪色状态时消耗几乎为零。
发明内容
为了拓展电致器件的应用,增加电致器件的循环寿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含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其为化合物二氯化1-(咔唑-N-己基)-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其结构式如下:
一种制备紫精化合物电致变色材料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可参考图1):
(1)溴化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的合成
按比例称取4,4’-联吡啶和2-溴二乙基膦酸二乙酯,溶于有机溶剂中后,在50~80℃下回流20~30小时,得到固体溴化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
(2)二溴化1-(溴己基)-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的合成
将步骤(1)所得的溴化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放于有机溶剂中加热至100~150℃回流,随后向其中滴加1,6-二溴己烷,反应12~48小时后,得二溴化1-(溴己基)-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
(3)二氯化1-(咔唑-N-己基)-1’-(膦酸-2-乙基)-4,4’联吡啶盐的合成
将氢氧化钠置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搅拌,加入咔唑和二溴化1-(溴己基)-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室温下搅拌5~6小时;过滤,减压蒸馏除去DMSO;将上述混合物溶于甲醇中,加入盐酸使膦酸酯脱酯化;分别在水、乙酸乙酯中洗涤,得到纯净的二氯化1-(咔唑-N-己基)-1’-(膦酸-2-乙基)-4,4’联吡啶盐(CV)。
优选的,步骤(1)还包括后处理步骤:将回流后的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并用低极性有机溶剂(乙醚或石油醚)洗涤沉淀,得到苍黄色固体溴化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4,4’-联吡啶、2-溴二乙基膦酸二乙酯和有机溶剂的物质的量和体积比为1:0.8~1.2:1~5mol/mol/L。更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4,4’-联吡啶、2-溴二乙基膦酸二乙酯摩尔比为1:1。
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乙腈,乙酸乙酯等。
优选的,步骤(2)还包括后处理步骤:将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并用低极性有机溶剂(乙醚或石油醚)洗涤沉淀,得到二溴化1-(溴己基)-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水或其混合物等。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1,6-二溴己烷与溴化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的摩尔比为1:0.7~1.2。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氢氧化钠与二甲基亚砜(DMSO)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20mL。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咔唑和二溴化1-(溴己基)-1’-(膦酸二乙酯-2-乙基)-4,4’联吡啶盐和DMSO的比例为2~5mol:1mol:5~10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52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检测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紧定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