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68214.2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表面 布线 电路 导电 图案 智能 曝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纳在电子器件外壳内的印刷线路板的导电图案曝光方法,尤其是印制管状传感器电路布线导电图案及特定信息图案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电路布线导电图案及特定信息图案的制作原理是:将事先制作在底板上的透明导电膜转移到其它底板上,与此同时形成图案。将感光性导电膜按照感光性树脂层密合于基板上的方式进行层压的工序,所述感光性导电膜具备支撑膜、设置于该支撑膜上并含有导电性纤维的导电层和设置于该导电层上的所述感光性树脂层;对所述基板上的所述感光性树脂层的规定部分照射活性光线的曝光工序;在剥离所述支撑膜后通过将曝光过的所述感光性树脂层显影而形成导电图形的显影工序。为了提高成品收率, 减小由于图案耦合形成的电容差以及通过绝缘层形成的导电层,一般通过掩膜对基片上的层进行光扫描,通过该层的曝光在基片上形成图案,扫描的方向基本上垂直于该图案的长度方向。现有技术涉及的印制管状传感器表面布线电路的形成和相关信息图案的产生,最终依赖于传感器表面感光胶膜曝光质量的好坏。能否对表面的感光胶进行有效合理的曝光,制约着产品的质量。曝光过程中,影响曝光的因素较多,曝光过程是生产过程中比较困难的一个工序。曝光光源系统的设计是曝光系统能否使曝光传感器曝光效果达到最佳的一个关键点之一。曝光光源系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选择合适的光源,使其发出的光谱与感光胶光谱灵敏范围相匹配。由于聚乙烯醇感光胶的光谱敏感区间比较宽,而且敏感程度在整个区间的分布也不均匀,另外,感光胶对感光区域的照度强度有一定要求,太强引起温度过高影响曝光效果,太弱不能使感光胶曝光充分,如何选取合适的光源使其发出的光谱与照度强度能使感光胶中的光化反应达到最大化,对光源系统至关重要。不同光源的光谱、能量、温度、均匀度、漫射性等特性都不一样,因此光源的选取是光源系统很重要的一个研究内容。(2)采取合理的措施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均匀照明。均匀照明是保证传感器表面各个位置曝光效果、曝光程度一致性的一个因素,它制约着传感器的整体曝光效果。(3)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光源系统曝光区域温度。在曝光系统工作时,曝光照度强度有比较大的要求,因此选用的光源功率都比较大,容易使光源系统曝光区域的温度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值。被曝光的传感器表面贴的电路贴片,它有一个温度承受的范围,最高不能超过50℃,另外聚乙烯醇感光胶具有热硬化的现象,它在高温的强光源环境中容易受热硬化,从而使感光胶改变了它的水溶特性,影响曝光效果。光源发出的高强度的热量易引起被曝光传感器表面电路贴片加速老化的现象,不是每一种光源都能满足要求,曝光光源需要提供一均匀照明区域,均匀照明是影响曝光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光源会产生大量紫外线,会引起系统操作者身体上的伤害。
曝光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选择曝光用的光谱是否合适;二、是否采用了最佳曝光时间和曝光强度进行曝光;三、管状传感器的表面是否受光均匀。目前,企业里的曝光方法相当落后,曝光方法主要采用传统曝光箱和利用自然光。这两种曝光方法主要缺点有:一、曝光均匀性得不到保证,而且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二、曝光时间不能准确控制,主要取决于人工记时和操作经验;三、非最佳光谱;四、对操作工人手部皮肤存在伤害;五、生产效率低,曝光效率跟不上生产需求的发展;六、人工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现有曝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曝光均匀,能够准确控制曝光时间,并能提高曝光效率,工作劳动强度小的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管状表面布线电路导电图案智能曝光系统,包括,曝光光源系统、嵌入智能控制系统、对流排风系统和整机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连接人机交互系统的曝光光源系统设置在四周内壁采用反射钢板的箱体内,人机交互系统通过可编程主控单元5电连接一组通过固态继电器分别进行控制的长弧氙灯3,长弧氙灯3顺序排列在上层板面中部,每盏长弧氙灯通过智能曝光系统的可编程主控单元相连位于曝光光源系统下方箱体内侧板上的温度照度传感器15,可编程主控单元对每盏长弧氙灯开启与关闭进行程序控制,智能控制曝光传感器进行曝光;夹持各种长短曝光传感器的机械顶紧装置7平行排列在曝光光源系统下方箱体曝光层上,每个曝光传感器通过左、右顶尖夹持,由可编程主控单元控制的驱动装置6对其中一组定顶尖进行驱动,每组定顶尖之间通过齿轮20传递力矩,带动曝光传感器28旋转,沿着平行排列的导轨14自由移动进行曝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8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